這幅場景其實很簡單,寬闊澄凈的江河,兩岸是森林,河中心是小島,小島上有一座樓閣。
讓陸小嬋感覺震撼的是畫面的真實度。
江水清澈澄瑩,泛著點點微波,森林廣袤幽深,上方籠罩霧靄,小島上有茂密的植物隨風飄動,島中樓閣掩映在層層疊疊的光影中,后方又有遠山夕陽……
她置身其中,只感覺從vr眼鏡傳到視神經的刺激似乎也能感染其他神經,江水的冰涼,水波涌向皮膚泛起的癢,霧靄降下濕潤的水汽,森林里穿行而過的風,掠過她又掠向前方的小島……
……這真是一個cg場景嗎?
應該是地球上真實存在的某個地方才對!
陸小嬋迫不及待地想上岸去近距離看看那些風景,看看它們究竟是什么樣子,為什么呈現在自己眼中可以那么逼真。
她抬起手柄,打算向前移動,卻在抬手的一瞬間愣住。
視野里,角色竟然隨著她的動作同時抬起了手。
……怎么可能?
她自己就是做vr游戲的,寫過無數手柄識別程序。她心想,是不是程序識別到手柄抬起,就自動給加上了手臂動作?
她把手柄放下,卻發現手臂依然可以抬起。
正疑惑時,視野里出現了一行提示:請嘗試活動手指。
難道角色和人物真的是同步的?自己動了角色就會動?總不會是動作捕捉吧?陸小嬋心里有種荒謬感。
她摘下頭盔,果然看電腦上方夾著一個小巧的攝像頭,單看外形和普通攝像頭沒有任何區別。
她嘗試著張開五指再并攏,視野里角色的手果然做出一模一樣的動作。
盡管動作稍顯僵硬,卻沒有一絲一毫延遲。
陸小嬋不信邪地把手湊近,畫面里的手頓時也來到了眼前,她又抬起頭,兩只手高高舉在眼前,一會兒攤開,一會兒轉動,一會兒比個特殊手勢……
不管她做什么,vr畫面總是瞬間同步。
真的是動作捕捉——基于攝像頭的動作捕捉。
這技術以前也不是沒見過,kinect就是攝像頭動補比較成功的產品,還有深空的特效插件,可以用普通攝像頭完成動補。
但是精確到手指每一個關節、心到手到眼到,心里想著、手作出動作、視覺馬上就收到反饋,毫無延遲,就好像自己和虛擬角色徹底重合在一起,這就極其困難了。
不光如此,映入眼簾的皮膚更讓人吃驚。
手部皮膚上,細小的絨毛、毛孔、突起、肌理細紋、若隱若現的血管……分毫畢現。每一處都是細節,每一處都是質感。
只可惜頭盔的顯示技術不好,畫面存在嚴重的顆粒感,否則跟真實觀察自己的手有什么區別?
陸小嬋心想,技術什么時候先進到這種程度了,vr能做得這么登峰造極?
用cg還原真人皮膚質感,她見過,在好萊塢電影里。
實時動作捕捉,也見過。一個巨大空曠的房間,演員身上貼滿傳感器。
但眼前的場景不是電影,她身上更沒有貼滿傳感器,只通過一臺電腦、一個攝像頭,就完成了電影級實時渲染和高精度動補。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畫面始終維持著超低延遲和60幀刷新率。
渲染和動補尚在理解范圍,但是這個始終保持在20ms以下的延遲,簡直讓陸小嬋震撼得頭皮發麻。
“這個延遲是真實存在的嗎?”她甚至開始懷疑人生,“我不會是戴上眼鏡的那一刻穿越到未來了吧?”
她還真摘掉眼鏡確認了一下。
還是那個網吧一樣的展廳,還是在siggraph大會現場,電腦顯示的時間還是2021年7月。
她重新戴上眼鏡,感覺自己有可能在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