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真了。
她心中有個猜測,便抬起頭,往高處尋覓,果然在一座閣樓窗邊見到了正在作畫的人。
就在視線捕捉到這個人的同時,她的視角也開始上升,街市在身下不斷變小,遠處景象盡收眼底,城郭郊外、大河虹橋……
她飛到窗邊,見那人正在用筆細細勾勒。五米長的絹帶鋪到地上,繞著他箍了三圈。
歷史上的此時此刻,或許連畫家本人都不知道自己正在創作怎樣的一副傳世之作——
清明上河圖!
畫卷一展,像飄帶一樣包裹在陸小嬋面前,遮擋了她的視線。
等到畫卷散開,眼前又換一副場景。
音樂也隨之變了。
飛天的音樂是古樸蒼涼的弦樂,清明上河圖的音樂是軟糯輕盈的絲竹,這一部分卻是恢弘大氣的史詩交響。
富麗堂皇的宮殿中,頭戴珠翠身著旗服的老太太,正對著一張黑白照片笑得合不攏嘴。
宮殿外,鴉片館煙霧繚繞,圓明園正被焚燒,有人慘遭屠殺,有人高舉旗幟……
陸小嬋站在那里,她身邊的場景不停變換。
條約、口號、政變、革命、青年起義、割據戰爭、南昌響起的第一槍、井岡山響起的第二槍、九一八、盧溝橋、兩萬五千里翻山越嶺、三十萬人隨風消逝、炮火連天、投降協議、全面解放……音樂越來越壯麗恢弘,達到最終的高點時,畫面定格在城樓上。
站在擁擠的人群里,抬頭看著城樓上方,她的眼角早已濕潤。
陸小嬋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竟能回到歷史上的這一天、親眼見證這件事。
閃回的場景化作老舊的黑白照片陳列在眼前。
短短幾分鐘,親歷一遍中國近代史。
背景音漸漸安靜,畫面黑了下來,字幕浮現。
“我們總想要記錄些什么。”
“純粹的美、此刻的真實、絕不忘卻的事。”
在陸小嬋的恍惚中,畫面回到了最初。
還是那座石橋,還是那條小溪,魚兒依舊在水中嬉鬧。
白衣人靠在橋邊樹下睡著了,發出輕微的鼾聲。
視野自動拉近,她一頭栽進了白衣人的……夢里。
夢境起初是一片空白,一只漂亮的蝴蝶在當中翩然上下。隨著蝴蝶翅膀的煽動,場景便漸漸有了形狀和顏色。
純白的空間中先是出現淡淡的網格線,隨即出現涌動的波形,波形慢慢統一,變成一個又一個像素點,然后一粒又一粒染上顏色,在人眼前匯聚,匯聚到中心時,形成一顆芯片模樣。
“這是圖形學發展史。”陸小嬋驚訝地發現。
從示波器到可視化,從陰極射線管到光柵顯示器,再到gpu。
芯片在眼前放大,變成了腳下的地平線,地面上升起一道道數據代碼流,分別是opengl和directx的語句。
網格狀的地面開始出現起伏,層層震動的波浪讓視野也出現了搖晃。
一座高山漸漸聳立起來,又被拉遠,土地變得凹凸不平,當中出現一道溝渠,然后溝渠中灌進了水,一座石橋立起,小草鋪滿地面,草地里拔起參天大樹。
蝴蝶飛到樹下,變成沉睡的白衣人,于是場景還原回了跌入夢境之前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