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vr真人秀不難,難點在于推廣,擁有vr設備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其實還是觀看電視版本的節目。
為了擴大節目的vr受眾,樓清焰必須要為觀眾尋找一種合適的觀看設備。
這個設備對顯示的要求很高,但對交互的要求很低,同時,它的價格必須很低,必須壓縮在千元甚至五百元以下。
他把這些條件列出來之后,發現,最好的解決方案似乎是……4k手機加vr盒子。
所有vr設備的顯示原理都是一塊屏幕加光學透鏡。vr盒子把兩者拆開,用手機充當屏幕,自己只做光學透鏡,因此成本很低。
最初它只是粗制濫造的玩具,毫無交互可言,顯示也很差勁,1k2k分辨率的手機屏遠不能滿足vr需求。
vr是很吃分辨率的,因為存在一個“紗窗效應”。光學透鏡放大屏幕時,同時也放大了像素點之間的空隙,如果分辨率不足,空隙就會很明顯,畫面像隔著一層紗窗,有嚴重的顆粒感和條紋感。
但是隨著5g普及,4k視頻出現爆發式增長,帶動手機廠商也開始做4k屏幕。現如今,已經有許多旗艦手機采用4k屏幕,這意味著,pc端vr都沒普及的4k分辨率,反倒率先讓手機vr用上了。
手機尺寸不變的情況下,分辨率升級到4k,像素密度翻倍,空隙減半,紗窗效應能得到很大緩解。原本一無是處的vr盒子,現在倒很適合用來觀看視頻。
針對這種低端vr,樓清焰只需要提供一套光學透鏡升級方案,就能把4k屏幕的性能發揮到極致,滿足vr真人秀的觀看需求。
但是,手機vr分辨率再高,也只是低廉的臨時替代品。vr真正的解決方案還得回歸頭顯,要為頭顯尋找一種消除紗窗效應的顯示技術。
人們為此絞盡腦汁,卻始終找不到一套行之有效的低成本方案。
4k能讓紗窗不那么明顯,但不能徹底消除,8k或許可以。但不管4k還是8k,成本都太高了,耗電量也感人,絕不可能做到千元以下。
樓清焰早就關注這個領域,加上學習能力超強,思維能力也遠超常人,因此,還真找被他找到了突破口。
從元輝挖過來的硬件團隊里正好有顯示屏設計師,他一邊完善設計文檔,一邊在線上跟設計師聊天。
設計師內心是崩潰的,崩潰程度跟當初目睹樓清焰一天精通c語言的謝晉有得一拼。
樓清焰從下午開始找他聊天提問問題,起初問的還比較基礎,過了兩個小時就變得各種刁鉆深入,再過兩個小時,他已經回答不出來了。
設計師:這、這就是神仙嗎?
試問,親眼目睹fire一下午從毫無實踐經驗到獨立完成一種超前顯示技術突破,是什么樣的體驗?
總之,整個團隊都跪了,盡管盡管剛剛跳槽來深空,還沒見到fire其人,他們已經對fire產生無限崇拜、對深空產生強烈歸屬。
一套設計文檔寫到晚上,樓清焰站起來伸個懶腰,發現窗外已經華燈初上。
打電話給江覆,得知他果然沉迷在實驗室,同樣忘記了時間。
回家的時候,樓清焰坐在副駕駛,托著腮歪著頭看他,“明明就在同一個地方,為什么白天都見不到面呢。”
江覆說:“是啊,有點困擾。”
“你也想我嗎?”
“嗯?”江覆敏銳地說,“什么叫也?”
等到車在十字路口停穩,樓清焰才湊到他耳邊,輕聲說:“我一整個白天都在想你。”
胡說八道,明明只想了幾次而已。
他就是閑的沒事撩一撩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