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旁邊有人贊嘆道,“我還以為故意弄這么黑,是為了吸引觀眾的視線焦點呢,原來是技術問題。”
江覆嘴角稍平,點了點頭。
“那么,現在的全息技術能不能做到實時轉播?”樓清焰又問。
“這是很難的。所謂全息,就是‘全部信息’,不是普通的平面影像。它要記錄一個物體的完整光場,也就是物體各個點的光學數據。放映時,也必須把‘全部信息’都還原出來,不能用普通的攝像機和投影儀。”
“拍攝全息影像,要用一束參考光去干涉物體光,把干涉條紋記錄在底片上,再經過一系列處理,才能得到全息底片。放映時,需要用同樣的參考光照射全息底片,光束通過干涉條紋發生衍射,這樣才能重現全息影像。”
“整個過程很復雜,短時間內也難以簡化,你說的實時轉播,目前不太現實。”
他說完,隨意道:“你對這個感興趣?”
“還好,就是想了解一下。”
樓清焰不欲多言,坐在那里沉思起來。
他很清楚,只要妙峰山那邊按計劃開展研究,百分之百能夠取得突破。在現代人看來遙遙無期的真·虛擬實境技術,已經在他手中誕生了一把鑰匙。
可是,鑰匙握在手里,能不能開啟那扇門呢?
通常來說,一項技術的發展成熟,需要許多前置技術做鋪墊。例如人工智能,如果沒有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的突破,人工智能不可能會有今天的發展。
要想把虛擬現實發展成熟,需要的前置條件太多了,硬件水平、計算機圖形學、人機交互、通訊技術……等等等等。
每一個領域都必須提前布局,為虛擬現實提供一個優質孵化器。
否則,后者的問世就會變得完全不合理。舉例來說,如果虛擬現實有了,計算機圖形學卻沒突破,那么觀眾到虛擬世界里看什么呢?像素小人嗎?這就譬如一個人突然邁開超出極限的一步,導致整條后腿收不回來,被卡在那里動彈不得。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種技術與虛擬現實各方面相似,很適合作為虛擬現實的前哨,用來實驗“孵化器”的效果。
也就是ar增強現實。
虛擬現實是讓人沉入虛擬,增強現實則是把虛擬挪到現實中來,后者比前者更好實現一些。現在舞臺上蹦蹦跳跳的全息偶像們,就屬于增強現實的一種。
樓清焰思路很清晰,很快在腦中勾畫了一片完整的藍圖。
不過……
只想還完錢當個葛優癱的廢宅,怎么辦?
曾經他也是個有夢想的人吶,現在卻覺得,混吃等死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樓清焰干脆甩甩腦袋懶得想了。
此時臺上的表演告一段落,洛衣衣正在對全場鞠躬,觀眾席爆發出了強烈的喝彩聲。
作者有話要說:躺平……
就讓過去一筆鴿銷,讓我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