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小妹寫給任達兵的那封報喜信,也在她收到部隊的電報后一天,到達他們部隊的收發室。但還沒來得及送到達任達兵的手中,因為此時他還在住院。
截肢后的傷口愈合,也不是一下子的事情。控制住截肢口不被感染,一般在手術后兩周左右,便能形成結痂,然后才可以拆線出院。
彼時的七零年代,醫學水平可沒現在這么先進,做手術后覺得傷口太痛,可以使用鎮痛泵,或者各種先進的止痛藥緩解疼痛,他們只能忍受過去。
無論是傷口的神經痛,還是伴隨的頭痛,都只能忍受,直到它們慢慢削減,或者自己慢慢適應。前一周的時間,任達兵就是在和這種疼痛作斗爭,比沒截肢前還痛。
還好任達兵身體的恢復能力很好,截肢處的傷口愈合情況良好。燒傷的那些部分,只屬于淺二度燒傷,如今更是已經長出新的皮膚,已無大礙。
但肉眼能很明顯地看到,它們與周邊皮膚的不同。也就是說,他的雙手和雙腿被燒傷的部分,都留有燒傷后明顯的傷疤。
由于快到過年了,住院剛滿十天,任達兵便要求出院。醫院看他恢復得不錯,也同意了他的請求。
當然,出院后還得繼續用藥,而且得注意保護,不能讓截肢口二次感染,再等待它慢慢長出新肉,讓結痂脫落即算恢復好了。
當部隊政委接到院長電話,說任達兵恢復情況良好,他要求出院了,問是否同意時,政委考慮到現在快要放年假了,也同意讓他出院先回部隊,繼續到部隊的醫務所觀察幾天。
部隊另外兩個連的士兵,幾乎都請探親假回去了,只有任達兵所帶的整個連的士兵,無論近的遠的,一個都還沒走。
他們都說要等他回來后,見到他后才會回家。因為,其實他們都很清楚,等待任達兵的只有復員這一條路了,他們想跟他好好作個別。
任達兵住院的十天期間,部隊已經正式完成了整個軌道的安裝工程,并沒有延誤工程的進展。目前已經挖出了幾個礦車的礦石,送到相關部門檢驗鈾含量濃度了。
現在部隊已經知道,他們在進入礦井之后,第一件事便是,首先要檢測瓦斯氣體的濃度,同時要加強通風,確保不會產生瓦斯爆炸,才能部署下一步工作。
任達兵出院這天,部隊考慮到他行動不方便,特意派了車子接他。
他剛剛回到宿舍沒多久,教導員便特意過來看望他,并對他說“達兵,我還是那句話,你是好樣的!千萬不能有思想負擔。”
“教導員請放心,我沒有任何思想負擔。咱當兵的人,從走進軍營的第一天開始,便做好了隨時貢獻自己生命的準備,因為我們是沖在第一線的人。”
“說得對,你能這樣想就最好了。我還要告訴你,咱一朝是當兵的人,便一輩子是當兵的人,日后無論你在哪里,都是不一樣的人!”
“我明白的,教導員!”
“很好!今天我來你這里,還有一個事情要跟你說。”
任達兵沒多想便知道是什么事,“我知道,應該是關于我復員安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