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耳邊那個女聲響起的時候,江洋明顯被嚇了一跳。
這時陳佳聰終于說話,笑著開口道:“江洋哥,這是我們天幕基地的主機,名字叫小美。”
江洋微微點頭,也笑了:“冷不丁的說話,倒是挺嚇人的。”
陳佳聰道:“基地里的每一個人,都在小美的信息庫里。所以當有陌生人進入天幕基地的時候,小美都會這樣打招呼。”
江洋看向陳佳聰:“她對每一個人都那么好客嗎?”
“當然不是。”
陳佳聰道:“天幕基地的所有數據庫,最終流通的重點都是小美,包括基地內部每一個部門、辦公室和人員發出的指令,也都會到小美那里進行最終處理。江洋哥和東哥在進入基地的時候,我用高級管理員的身份為你們進行了驗證,而你們在剛才進入基地外部,經過的第一個走廊時候,便已經完成了個人的注冊。”
這時,祖勝東也好奇了起來:“注冊?你是說我們從停機坪出來的時候,經過的那個全是熒幕的圓形走廊嗎?”
陳佳聰點頭:“對,那個走廊里有很多掃描設備。當你們從那里走過去的時候,你們的面部輪廓、體型身材甚至心臟和呼吸的頻率等數據,就已經被記錄了下來,并且傳送到了小美那里。”
“不然……”
陳佳聰聳肩:“你們不可能走到這里。”
約么三四分鐘的樣子,軌道緩緩停了在了隧道一側,陳佳聰伸出右手在墻壁上操作了一番,一道機械門便出現在眾人眼前。
“太夢幻了。”
王炳不由感慨。
“說到底,小美其實就是基地管理員的ai智能助手,管理人員在基地內有什么需求,都可以通過小美進行了解和操作。當然,每個人根據級別不同,操作的權限也不一樣。”
陳佳聰拿出一個證件放在掃描儀器上,機械門自動打開,是電梯。
電梯很寬,空間足以容納二三十人,操作面板上共有30個按鈕,分別通往不同的樓層。
為了能讓江洋更直觀的了解天幕基地,在乘坐電梯的過程中,陳佳聰便開始了更為專業的介紹。
天幕基地的工作區主要有四個項目板塊,分別是:天幕網絡搭建鏈接與傳播、螺旋式空間應用公式、數字生命模型搭建、人類文明2.0推衍。
其中,難度最大的是前面兩個部分。
用陳佳聰的話說,天幕計劃的首要前提,就是要給整個地球乃至更廣泛的太空區域裝一個超級強大的wifi。這個wifi不再是通過最基礎的協議信息傳播,而是可以達到接近甚至超越光速的速度傳播,可以讓覆蓋范圍內的任何一個連接者都能瞬間接收到主機傳達的信息。
而如何搭建這樣一個巨大的wifi,便成了天幕基地的首要研究課題。
當說到這里的時候,陳佳聰告訴江洋,馬克的星鏈計劃其實目的和天幕計劃是相同的,但方法太過于老套、笨重和繁瑣。
于是便有了天幕基地的第二個研究方向。
陳佳聰表示,其實現有的很多物理理論都是不健全的,但不能說它們是錯的。
“比如珍珠大米,當人們只發現珍珠大米的時候,把它定義成大米是沒有錯的,但珍珠大米絕不是大米的全部。所以我們如果真的想要知道大米該如何更好的種植,研究出的哪些方法可以值得應用,首先應該弄清楚大米究竟有哪些種類,然后找到最高效的方法,而不是盯著珍珠大米這一個方向去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