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威爾到現在為止都還沒有完全的緩過來勁,碰擦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他莫名其妙的成為了奧迪斯市“反對派”的代表。
實際上人們認可迪威爾的原因源自于他和杜林在教堂中的一番對話,那番話的效果在杜林看來可能非常的惡劣,破壞了他后面一系列的核心內容。但是在本地人看來迪威爾的那番話恰恰代表了他們所有人的心聲,他們滿意現在的生活,不希望有什么太大的改變,只求能夠像之前那樣沒有任何人來管理他們,讓他們“高度自治”的生活下去。
這座城市不是帝國的城市,不是新黨的城市,不是舊黨的城市,更不是市長的城市。
這里,奧迪斯,是所有奧迪斯人的城市!
正是因為大多數人都有這種想法,所以他們對新來的市長并沒有特殊的情緒,就是那種你來了我們不歡迎,你走了我們也不難過的無動于衷。最讓人們認可迪威爾的,就是當杜林問他對現在的生活還有什么要求和希望改變的時候,他用沉默加上滿足這個詞來反擊了杜林,讓杜林知道了這座城市并不需要他,他在這里是多余的!
所有感情豐富的人類都是群居動物,都需要來自社會的肯定與認可。在幾天前可能人們都不知道迪威爾這個家伙是誰,有什么事跡,做過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可很快隨著那些話被傳出去之后,一些中老年人對他的認可程度直線上升,到了他走在街上,都會有人主動和他打招呼的程度。
迪威爾漸漸的感覺到了有一股重任壓在了自己的肩膀上,從一開始的陌生和輕微的抗拒,到有些享受這樣的感覺,他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沉迷進去。這種被人需要的感覺是他有生之年以來從未感受過的,那一雙雙飽含著肯定的眼神,每一只溫暖的手掌與他相握時,一個聲音在他內心之中不斷的肯定著某個他都沒有注意的東西。
這個東西,叫做社會責任,被別人賦予的社會責任。
海特忍不住抬頭再次打量起這個家伙,他已經聽說了,會長在這里打算建立分會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叫做迪威爾的人。他很好奇怎樣的人會拒絕一個民族的振興,會拒絕別人向他伸出來自天國的手臂。現在他見到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唯一留給海特的印象就是這個家伙的背脊挺的很直。
“你們聚集在這里是干什么?”,海特又低下頭,他有點瞧不上這個家伙。
迪威爾一邊撕開袖子,一邊將自己的傷口包扎上,“我們在這里是想要阻止他們推平城中心的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