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商會能夠屹立至今的原因之一,他們并非什么都沒有做,而是做了很多的工作,以至于一些中小微企業對商會的依賴程度比對社會自然消費的依賴程度還要高。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一個面包房正常經營時一天的營業大約三五百塊,可是如果通過商會牽頭,為他們介紹了一個中型的,具有許多工作崗位的工廠,那么面包房每天的收入可能高達上千塊甚至更多。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幫助,絕大多數企業都不會提供虛假的數據給商會,除了可能被發現之外,還存在競爭,畢竟面包房可能有十個,工廠卻只有三五個,誰的經營情況更好,誰就更有機會談妥這筆業務。
那么,是不是從商會這邊拿到了詳實的數據就能夠讓皮具廠認栽?
也不盡然,就想皮具廠企業主所表現出有恃無恐的那樣,商會這邊的數據被曝光他的確可能會比較被動,但是也不會太被動,因為帝國央行方面還會繼續幫助他隱瞞資金流動的情況。
有一家企業今年虧損了一百萬,但是在年度報表上他們盈利卻變成了九百萬,而且并沒有作假。
問題出在哪?
出在他們從其他地方通過“貸款”、“融資”、“募捐”、“集資”等方式獲得了一千萬的經營外收入,這部分錢會并入到企業年中報表中。
但是因為這筆錢并不是經營所得,以至于完全回避了營業稅等多種稅收,只需要為此繳納很少很少的一小筆稅款即可。
所以就導致了這家企業明明在經營方面年年虧損,但是卻有能力從其他方面找來資金填上虧損的坑,并且制造出巨大盈利的真相。
只要這些調查組追不到皮具廠的資金流動鏈,就算商會的財報證明他們的確存在了對外隱瞞企業經營情況的問題,也不會致命。
無非就是交納被追繳的稅收,加上一筆罰款而已,甚至都不需要交錢,因為他們一直在“虧損”。
在已經驚動了帝國內閣以及整個社會的情況下,只需要付出這么一點點代價就能夠安全脫身,其實說起來還是賺了!
這就是皮具廠企業主鎮定自若的底氣所在,他不怕罰款,只要不入刑,沒有什么是錢和關系解決不了的。
稅務專員微微搖了搖頭,實際上這樣的資本家才是帝國資本家真正的模樣,他們可以花費幾千塊幾萬塊十幾萬去找一些模特和三流的明星為自己的派對增添顏色,也能夠花費數十萬買一棟丟在那可能一年都去不了一次別墅莊園。
他們有無數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揮霍手段將自己手中大筆的財富丟進水里,就為了聽tong的一聲響。
可是,他們絕對不會想著把揮霍掉的錢用于增加工人的福利待遇,也不會想著如果要全額完稅。
前者會讓他們不開心,他們會覺得這些工人只是在自己的工廠里不知道有沒有偷懶的等了一周,自己就要支付他們大筆的工資。
后者也會讓他們不開心,畢竟每一分錢上都是帶著骯臟腥臭的血,為了這些錢他們在某些地方連體面都不要了,憑什么現在還要把寶貴的錢交給帝國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