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圣人氣象啊!
口口聲聲拯救天下蒼生,他們不是天下蒼生嗎?
原身憤怒,原身不甘,去找蕭懷瑾報仇。
結果自然不言而喻,她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炮灰角色,又怎么可能有能力殺掉男主呢?
最終的結局毫無懸念,她被男主輕而易舉地滅掉了,連一點漣漪都沒有掀起。
就在臨死前的那一刻,她還不得不忍受著蕭懷瑾那滔滔不絕的自我安慰和自我標榜的長篇大論。
什么現在的翠影湖已經有了全新的規則啦,蘇衍已經痛改前非啦,再也不會隨意濫殺無辜啦等等。
這話的意思不言而喻:蘇衍之前的殺人行為,都是在蕭懷瑾尚未立下他所謂的規矩之前發生的。
所以蘇衍并不需要為此承擔責任,反而是那些受害者們活該倒霉,誰讓他們沒有耐心等待蕭懷瑾來制定新的規則呢?
但是,原身卻偏偏在蕭懷瑾立下規矩之后前來殺人,這無疑是對他的規矩的公然破壞,在他看來,原身就是在胡亂殺人,他自然要將原身除掉以維護自已的規矩了。
當顧陌接收完這段劇情之后,她的內心只有一個感受:“……”
除了無語,還是無語,而且是相當的無語。
全篇下來,她沒有看到男主蕭懷瑾有任何真正圣人的行為,反倒是嘴上一口一個大道理,說是要用道理教化天下愚民。
本來隨隨便便能夠講明白的大道理,他給你反復提,反復講,一直強調“道理”的普適性。
然而,這些所謂的大道理,卻從未在他自已身上得到體現。相反,他總是對別人提出苛刻的要求,強迫別人去遵循這些道理。
當別人順從地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時,他便會洋洋自得,認為自已的教化取得了成功,無愧于圣人的稱號。
可一旦有人不遵循他的教導,他就會立刻翻臉,甚至毫不留情地將其斬殺。
那么,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看,在翠影湖事件中,蘇衍究竟是否該死呢?
蕭懷瑾以蘇衍從小身世凄慘為理由來為他開脫,可是在那些被殺害的翠影湖百姓中,難道就沒有一個同樣身世凄慘的趙衍、孫衍或者李衍嗎?
蕭懷瑾還說蘇衍對他有恩情,但是這與蘇衍是否該死又有什么必然的聯系?難道僅僅因為有恩情就可以不殺,而沒有恩情就必須殺嗎?
蕭懷瑾用自碎丹田來承擔蘇衍的罪行,還提出什么超度補償,抵消了那么多人命,那是不是只要殺了人給點補償,就可以隨意殺人了?殺人就不是罪過了?
所以站在受害者以及旁觀者的立場,蘇衍當然該死,罪該萬死,必須要死。
但是站在蕭懷瑾的立場,蘇衍對他有大恩,他不能殺自已的恩人,而翠影湖百姓跟他沒有任何關系,他沒有理由為了翠影湖而殺了對自已有大恩的兄弟。
人都是有私心的,包庇自已在意的人,人之常情。
但偏偏蕭懷瑾是舉世皆知的圣人,被各方大佬寄予厚望的,是要收徒育人的,要成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的天選之子。
蕭懷瑾也十分認可這個高大上的人設。
既然蕭懷瑾走的是天下共主這條路,面對的就是有情眾生。
蘇衍是你的眾生之一,那個女鬼不是眾生之一嗎?
盟主女兒不是眾生之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