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基礎設施建設,就要花費不少,更別說還要采購大量的教學儀器、辦公設備,花巨資聘請教職工。”
“哪怕建成之后,能順利招生上萬人,一年收的學費住宿費也沒幾個錢,學生們的生活開銷也并不會很大。”
“所以在咱們龍國,高等院校基本都要靠撥款,才能勉強維持運營,你要是投資建個民辦高校,沒有撥款就更難運營了。”
其實還有一些話,李達康沒好意思說出口。
他知道徐雷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同時,還在其他行業領域的大規模投資。
徐雷連生態農業都能投資,那么涉足教育領域,也是遲早的事情。
但如果是以盈利為目的,顯然沒必要投資建大學。
搞搞校外輔導機構、優質民辦中小學。
甚至名牌連鎖幼兒園,也顯然更能賺錢。
在國內有眾多高校,并且還在持續擴招的大背景下。
投資建民辦高校,那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而如果是以培養人才為目的,自然更沒必要。
自從確定了科技強國戰略。
龍國更加重視教育。
許多高校都大力擴招,圍繞機械、電子、材料、醫學、先進制造、信息技術等等,新開了很多專業。
加上龍國本身就是一個人口大國,進入高校的學生會很多,很快每年畢業的大學生,就會上千萬之多。
即便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大學里混日子的,沒有真憑實學。
也有一部分是選錯了專業,并沒有發揮天賦特長,學有所成。
但千萬級的龐大基數,也足以涌現出不少優秀人才可用。
徐雷又何必自掏腰包,冒著虧本的風險,專門建一所大學
況且這片土地,用來搞房地產項目,還是穩賺不虧。
穩賺不賠的買賣不做,非要做虧本的生意。
李達康自然有點搞不懂。
而徐雷看著波光粼粼的湖面,不急不緩的說道
“老李,我想建的大學,和你想象的見過的,是不一樣的。”
“現在的大學,普遍都重理論、輕實踐,所學的知識往往還很落后。”
“所以我想建一座緊跟時代需求,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型大學。”
“學生們不僅僅只是上課讀書,還要勤于動手、勇于探索,在校期間就學到了本事、積攢了經驗。”
李達康有些疑惑的說道
“照你這么說,趕著基建狂潮,需要大量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他們在你這兒讀書,就得真動手修路、架橋、建房、挖隧道”
徐雷重重點頭。
“沒錯,學軟件工程的,就得真學編程開發軟件,學機械設計制造的,就得真動手加工制造。”
“而學化工材料的、生物制藥的,就得多在實驗室里搞研發搞實驗,而不是一天天的只知道讀書硬背,應付考試。”
李達康唇角微抽。
“現在的大學,也不是不想讓學生們多動手實踐,而是安全問題和成本問題,都不容忽視啊”
“你讓學軟件開發、工程設計的,多實踐動手還問題不大,多裝點電腦也就行了,可那些需要工程實踐和項目實驗的呢”
“就拿土木工程來說,哪怕你只是讓學生們,多個專業一起協同,共建一小段路、修一小幢房,這也是不小的成本啊”
徐雷淡淡一笑。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不真金白銀的猛砸教育,難道你還真指望學生們自學成才啊”
“可是”
李達康看了一下周圍。
“可是你這么做,自己百分之百會賠錢,而且培養出來的人才,也不見得能為你所用,這不可惜了嗎”
徐雷不以為意的淡然笑道
“沒什么可惜的,做人哪能什么都算計利益得失”
“搞一所新型大學,既培養了人才,又為高等教育的革新探路。”
“這樣的公益行為,不僅是我個人的想法,也是眾多富商朋友們的心愿。”
“大家賺了這么多錢,幾輩子都花不完,也應該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社會才對。”
李達康恍然大悟,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