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車企們不敢鉆法律漏洞,欺騙和坑害消費者。
像同一款車,車企是可以生產國內版和國外版。
但前提是必須符合相應的法律法規。
為了成本考慮,在符合標準的前提下,是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藝。
但不能國外的發現有問題,就迅速召回更換維修,國內的卻視而不見。
其次。
針對龍國的汽車工業特點,知道落后西方太多。
在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這三大件上,西方的技術積累深厚、專利壁壘太強。
與其卯足力氣,在燃油汽車領域去追趕西方,還不如另辟蹊徑,搞新能源汽車。
畢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家都相當于在同一起跑線上,誰也沒領先誰太多。
而且西方因為在燃油汽車領域,投資運營了很多年,已經養成了路徑依賴,不可能輕易就調整發展方向。
最后。
為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能讓龍國迅速的發展崛起。
徐雷也是殫精竭慮、出謀劃策。
不光是在技術層面上,研發建議和科研思路。
同時在車型的外觀設計、科技配置、工藝材料、綜合測試等各方面,也了大量的寶貴意見。
特別是另一世界,各種非常熱銷的車型。
能熱銷,就證明它們必然是有可取之處。
是外觀造型顏值高,還是空間大性能好
是豪華品牌影響力足夠強,還是質量穩油耗低
這些另一個世界,大量車企耗費了很長時間,以及無數人力物力財力,研制出來又經過了嚴酷市場考驗的成功經驗。
如今基本都被徐雷照搬過來,自然領先當今世界二十余年,也當然能起到不錯的效果,可以讓龍國汽車少走很多彎路錯路。
再加上高層對徐雷無比信任。
想要復制電子信息產業的成功。
因而在汽車工業領域,也是竭盡所能的大力支持。
以至于在眾多西方車企,大舉進軍國內汽車市場的時候。
提前就開始準備的國產汽車,當然也是趁勢而起。
不過
盡管超前頒布了法律法規,超前布局了發展方向,超前研制了大量車型。
國產汽車想要興旺起來,最終還是要看市場銷量。
要是賣得不好,那么前期所有的努力,都會顯得毫無價值。
最關鍵的是
龍國的汽車工業,該如何發展、如何科研、如何生產
從宏觀的政策法規,到微觀的車型研制。
可以說不管是高層,還是工人。
大家都對徐雷無比信任。
都堅信屢創商業奇跡的徐雷,一定也能讓汽車工業誕生奇跡。
大家是抱著對徐雷的無比信任,才上下一心、奮力投入。
而徐雷也為了不辜負大家的信任。
不僅出謀劃策,還投資入股。
如今。
花了那么多錢、投入了那多人、做了那么多事。
要是研制出來的一款款國產汽車,賣不好甚至賣不掉。
這不僅僅是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
更是結結實實的,打了徐雷的臉。
因此。
對徐雷來說。
如今已經沒有退路可言。
除了成功,別無選擇。
而如何才能讓國產汽車,火爆暢銷呢
徐雷當然還是想起了自己最擅長的老本行,營銷造勢。
除了準備在電視、報刊、雜志廣播等傳統媒體上,大規模投放廣告加以宣傳之外。
針對汽車屬于價格不便宜,必須要樹立品牌形象的大件消費品,肯定還要用別的手段加以宣傳。
為此。
徐雷不僅提出,讓總務院牽頭,像支持國產手機和電腦那樣,讓眾多企事業單位優先采購國產汽車當公務車。
讓領導先坐,不僅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應,還可以讓部分國產車型擁有官方認證的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