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而然,也不可能再暗中支持阿土汗的嗒利班。
而沒有了石油土豪國沙伊特的暗中支持。
缺乏資金的嗒利班,又遇到龍國限制無人機出口。
所以在戰場上,對西方聯軍的威脅就大大減小。
如今的嗒利班,已經很難再通過偷襲,給西方聯軍帶來重大損失。
他們要么躲在山區內,偶爾打打游擊。
要么就潛伏在城鎮,時不時的玩一出自爆。
可即便如此。
戰爭烈度的下降,卻并沒有帶來軍費開銷的降低。
被偷襲怕了的西方聯軍,在阿土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稍微遇到點襲擾,就呼叫空中打擊,一頓狂轟濫炸。
這樣一來。
前線部隊物資彈藥的消耗,自然是相當恐怖。
軍工復合體賺腫了,可軍費開支卻越來越大。
因為除了打仗的彈藥消耗,那么多官兵的日常開銷與戰時補助,也是不小的花銷。
再加上層層貪腐,用各種名義申報經費,阿土汗戰爭就像是一臺吞金巨獸,在不斷的燒錢。
于是乎。
現在的米利,相當于已經陷入了戰爭泥潭當中。
撤軍是不可能的。
打著反恐的名義,大舉殺入阿土汗。
這么順應民心、無比正確的正義之舉,豈能說停就停?
不把嗒利班徹底消滅,世界霸主的臉面往哪兒擱?
可是不撤軍……
那么多部隊部署在阿土汗,軍費開銷實在是太大了。
軍工復合體為了瘋狂賺錢,根本不會讓戰爭停下來。
但要將戰爭繼續下去,就得要花軍費。
軍費從何而來?
要讓國會老爺們撥預算,就只有發行國債。
誰有錢買米利的國債呢?
放眼全世界。
當然是吃苦勤勞的龍國有這實力。
這些年,龍國承接了大量西方發達國家,轉移過來的中低端制造業。
靠數億年輕人進城打工,提供廉價勞動力、充當血汗工廠,賺了不少辛苦錢。
而異軍突起的電子信息產業,又很爭氣的出口大量電子科技產品,賺取了不少外匯。
為了發展大局著想,為了好好把握百年難有的發展機遇。
也為了換取更多的國際投資,在更多領域開展合作。
龍國在第一輪談判中,便同意了增持米利國債。
嘗到甜頭的米利,第二輪自然想得寸進尺。
不僅想要龍國,再增持一批米利國債,還想讓龍國進一步擴大開放。
比如米利企業想要投資涉足的一些行業。
不僅應該徹底開放,而且還應該簡化審批甚至不審批。
從而讓米利的資金,可以自由進出龍國。
尤其是米利眾多資本,最喜歡也最擅長的金融行業。
那就應該敞開了,讓米利資本自由發揮。
這樣一來。
米利資本自然就可以吃到龍國經濟發展的紅利,賺得盆滿缽滿。
但米利人想要的太多,愿意出讓的利益卻太少。
甚至還很霸道強勢的,要求龍國不應該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
要停止科教興國戰略,不應該繼續在政策加以扶持、資金上給予補貼。
像國產大飛機項目,就應該停止研發,直接買米利波音飛機不好嗎?
而龍國已經暫時處于領先地位的電子信息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