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雷成立的私募基金,主要從事長期性的風險投資,盈利模式注定了普通人根本無法參與。
它是對汽車行業領域里正處于發展起步、業務擴張等關鍵階段的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或增值服務。
等企業發展壯大后,在上市、兼并或其它股權轉讓之時,賣掉持有的股權撤出投資,從而取得高額投資回報。
這樣的投資盈利模式,很顯然風險性很大、投資回報也難以估算。
普通人通過證券機構買公募基金,肯定是希望越快賺錢,賺得越多越好,虧百分之幾,他們都會肉痛。
而徐雷的這支私募基金則不一樣了。
玩的是風險投資,風險越大,自然收益越大。
是去幫助眾多中小企業發展
首先。
需要從眾多中小企業里,甄別出有發展前途和投資潛力的。
光是這一點,就很考驗投資人的戰略眼光。
萬一看走眼了,投資的企業沒發展起來,反而破產倒閉。
投入的大量資金,就像是打了水漂。
其次。
既然是中小企業,那資金、技術、市場、背景等各方面,自然都不太行。
要想獲得足夠高的投資回報,顯然不光是砸錢解決資金不足,還得在技術研發、生產經營等各方面提供幫助。
因而要是沒點足夠強大的專業實力和人脈關系,很難幫助到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最后。
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
而玩風險投資,顯然風險更是很大。
也許一開始很看好的投資對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幫助其發展成長。
結果耗費了很多年,卻并沒有取得多大的成果,沒有盈利可觀、沒有市值暴增、沒有成功上市……
甚至有可能,因為政策變了、行情變了,寄予厚望的投資對象,沒能一飛沖天,反而瀕臨破產。
總之。
成立私募基金,玩風險投資,真不是隨隨便便什么人,都敢玩也能玩得起的。
即便有頭腦、有想法,也有能力,也不見得有人愿意投錢。
就像龍國汽車工業發展投資基金。
要不是因為有徐雷牽頭,又由他全權負責。
那些身價不菲的億萬富豪們,又怎么可能會放心大膽的豪擲千金?
當然。
黃希也很清楚,風險越大,回報也有可能越大。
今天上午,徐雷就和四十六家企業簽署了投資協議,總投資額高達百億。
以其中一家企業綠藤市德寧新能源科技為例。
這家主要研究生產動力電池的企業,目前規模還比較小,產品也不算有多先進,科研花銷卻很大。
在很多人眼里,這樣的公司恐怕很難發展起來,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因為資金斷裂,而破產倒閉了。
為了讓公司更快更好的發展下去,創始團隊便讓徐雷的私募基金投資入股,從而獲得發展資金和其他方面的支持。
徐雷將該公司估值為一個億,投資四千萬元,獲得了公司40的股權。
假如公司迅速發展壯大,一年后有其他投資機構看好該公司,想要投資入股,并且估值五億之時。
那么徐雷的私募基金,所持有的股權,就相當于價值兩億了,真要轉手賣掉,投資毛利潤就高達一億五千萬。
不過以徐雷的膽識和魄力。
既然敢于投資,那么他顯然不可能,就只是為了賺取一點‘蠅頭小利’。
所有人其實都很清楚,徐雷的目標就是要培育出眾多在各自細分領域,擁有極強實力的上市公司。
想想看。
要是幾千萬投資入股的企業,年后竟然成功上市,擁有幾十億乃至上百億的市值,那得賺多少?
光是一家成功培育出一家上市公司,都能賺不少錢了。
要是培育出了幾十家、幾百家……
這簡直難以想象會賺到多少錢。
很顯然。
李佳辰、何宏淼、霍庭正等億萬富豪,賭的就是這一點。
他們相信徐雷,一定能給他們帶來巨額回報。
為此,他們愿意豪擲千金,也愿意花時間等。
“你還有其他問題嗎?”
徐雷的詢問聲,再一次拉回了黃希的思緒。
他也不知道為什么。
黃希怎么老是盯著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