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直在按照這個戰略計劃實施。
十多年前,他們在海灣地區大打出手。
狠狠教訓了伊蘭克,讓薩拉姆再也不能搞地區霸權,只能讓他們米利,來主導和控制了海灣地區。
同時,他們還讓貝約一次次東擴。
不僅在科索渥、塞維亞狂轟濫炸,還挑撥車城戰爭爆發,大大擠壓了羅斯的戰略空間,削弱其實力。
當時間來到2001年,嗒利班悍然偷襲米利的世貿大廈,制造了震驚全世界的恐怖襲擊事件。
布朗仕真是差點睡著都笑醒了。
因為這給了他,在中亞地區擴張的絕佳理由啊!
所以高舉反恐的大旗,很快就發動了阿土汗反恐戰爭。
雖然這場戰爭,因為嗒利班的頑強抵抗、無人機成了偵查與偷襲的神兵利器,導致以米利為首的西方聯軍損失超過預期。
但是憑借強大的體量優勢,再加上威逼利誘,重金收買了龍國的相關廠家,讓嗒利班得不到無人機,從而基本贏了這場反恐戰爭。
而將嗒利班趕進了山區,基本掌控住了阿土汗,讓米利在中亞南亞的影響力達到了頂峰。
為了進一步完成全球戰略擴張,那么自然很有必要,將中冬地區很不聽話的薩拉姆徹底干掉。
沒有了薩拉姆,掌控住了伊蘭克。
殺雞儆猴之下,那么整個中冬和海灣地區,就不會再有任何國家,敢于挑戰米利的霸權地位。
最關鍵的是……
拿下了伊蘭克,就能控制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擺脫對沙伊特石油的依賴,掌控全球石油的貿易主動權。
以后石油輸出國組織‘歐皮克’,就別想把石油當武器,通過對石油的減產、加價、禁運等手段影響全球局勢。
完成了這一步,不管是羅斯國還是龍國,都會被米利牽制住,而其他中小國家,那更是會臣服于米利的霸權統治之下。
好處如此之大。
而米利與伊蘭克之間的軍事實力,又懸殊非常巨大。
十二年前,都能輕松吊打伊蘭克,如今徹底摧毀薩拉姆的獨裁統治,自然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于是乎。
沒有任何戰敗的可能,打響這場戰爭卻有極大的好處。
布朗仕當然不會在乎,全世界有多人反對。
作為全球霸主,本就應該霸道。
要是什么事,都好說好商量,要講人權、講公平、講正義。
那還叫什么霸主?
霸主就是要我行我素、唯我獨尊。
作為安全事務助理的萊斯,當然特別理解布朗仕的想法。
她并不反對米利對伊蘭克開戰。
在米利的全球戰略布局中,海灣地區太重要了。
伊蘭克面積不小、人口眾多,石油儲量還位居全球第二。
本身就具備了發展成為地區強國的潛力。
可偏偏卻不像沙伊特那樣,親近米利。
就憑薩拉姆特別反感米利這一點,他就必須死。
更別說打爛了伊蘭克,扶持親近米利的傀儡上臺,對米利來說具有長遠的戰略利益。
只是……
怎么樣才能讓這一場戰爭,變得合法化呢?
一開始,他們想以薩拉姆支持恐怖組織嗒利班為理由。
可隨著調查的持續深入。
發現竟然不是薩拉姆,反而沙伊特王室的嫌疑很大。
這尼瑪咋整?
難道說我米利的準盟友沙伊特,竟然暗中支持嗒利班,對我米利實施恐怖襲擊?
那恐怕不僅會嚴重影響兩國之間的準盟友關系,而且對自身威信也是一大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