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西方發達國家,不是國土面積不大,就是市場需求量太小。
米利雖然國土面積夠大,但人口并不是很多,而且土地私有難以征地拆遷,再加上航空發達,自然也不可能大力發展高鐵。
邊走邊聊,走進軟臥車廂。
干凈整潔的環境讓艾托馬森眼前一亮。
車內開著空調,一點兒都不寒冷。
而走廊的窗戶下,還有一張小桌,桌下有充電插孔,兩邊還有折疊凳。
這樣的設計真是太巧妙了。
讓不想躺鋪上的旅客,可以坐在窗邊看風景,還能給手機充電。
滿是好奇的仔細觀察研究一番后,艾托馬森盤腿坐在下鋪,靜靜等候列車出發。
嘟~~
隨著一聲汽笛長鳴。
由一臺新型電力機車牽引的特快列車,緩緩駛出燕京火車站。
輪對撞擊軌道接縫,發出哐哐當當的聲音。
在晃晃悠悠的搖擺與嘎吱嘎吱的聲音中,列車通過道岔駛入正線。
隨著時間慢慢流逝,艾托馬森能感受到列車正持續不斷的加速。
透過車窗,欣賞城市景色。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
才小半年的時間沒出燕京,就發現這座古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而當列車駛出城區,經過一片片遼闊平原。
有車流滾滾的高速公路,也有高高聳立的輸電塔。
哪怕列車明顯在農村地區行駛,手機依然有信號。
而且艾托馬森還發現了一點。
龍國的電氣化鐵路線,竟然是相對封閉獨立的,兩邊有排水溝和鐵絲網阻隔。
以架設橋梁或者挖地下通道的方式,讓各種道路上跨或下穿鐵路線。
這樣一來,自然就可以讓列車高速行駛,不用擔心有人畜闖入。
而且沿線地區的人們出行,也不會被鐵路影響。
這不禁讓艾托馬森想起自己的家鄉。
很多年前,鐵路就建成通車,沒有做到封閉隔絕。
沿線經常有人橫穿鐵路,并且鐵路與公路的路口很多。
每當有火車經過,路口就會提前放下欄桿,擋住車輛和行人通行。
結果每次都要等很久,火車才沿著歪歪扭扭的鐵路,轟隆隆的緩緩駛來。
火車自身運行速度快不起來,周圍居民出行也深受影響,實在是太不方便。
由于鐵路私有化越來越嚴重,為了盡可能的節約成本,鐵路公司連鐵軌枕木都懶得更換維護,又哪會花大價錢修建橋梁或涵洞呢?
“照這么發展下去,龍國的鐵路運輸必然會越來越領先,而咱們米利呢?”
“依我看,別說發展出高速鐵路,能讓那些爺爺輩的鐵路線,少發生一些出軌翻車事故都不錯了。”
艾托馬森心里暗暗吐槽。
在龍國呆的時間長了后,他越發覺得米利的制度有問題。
太過于商業化,一味的追求資本利益最大化,將來肯定會出很多大問題。
以鐵路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再發展進步,反而因為得不到有效的維護升級,必然越來越老舊落后,問題頻發。
而資本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更樂于到以龍國為代表的發展國家投資,利用當地更加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材料搞生產制造。
長此以往,米利曾引以為傲的制造業,必然會出現空心化,可偏偏中低端產業是最能吸納就業的。
這么搞下去,米利將來制造業會越來越衰弱,而金融業會越來越發達。
看似經濟繁榮昌盛,可實際上卻有很多人難以就業,貧富差距必然會越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