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呵呵一笑。
“大哥,這事兒哪有簡單啊!”
“這一路過來,你也都看見了。”
“這條街有很多的商家和租戶,想拆了重建,談何容易?”
徐忠愕然道:“我剛才不都說了嗎?拆了建高層住宅小區啊!”
“這么大一塊地,起碼能建一個三四千戶的大型小區,還能有不少底層商鋪。”
“即便拆遷安置費不是一個小數目,但只要能開發建成一個超大商業樓盤,扣除成本也能賺不少。”
徐江還是不以為意的淡淡一笑。
“話是這么說,可要征地拆遷,要建超大商業樓盤,這得投入多少時間和成本?”
“有這功夫,他還不如在其他地方買地,直接開發建樓盤,像這樣的城中村,還是少碰為妙!”
“再說了,很多老大爺老太太,在這兒已經住了很多年,街里街坊都很熟悉,很難讓他們搬到別的地方去。”
“而且你現在看到的這些房子啊商鋪啊之類的,很多人都靠它們收租做生意為生,要是拆了,他們還能像現在這樣掙錢嗎?”
徐忠愣了一下。
猛然意識到,是自己想多了。
城中村的改造,看似是有利于城市長遠發展,也能極大改善很多人的居住品質。
但是對原住民來說,反而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尤其很多房子,都修建于很多年前。
那會兒土地和房屋產權都不明確。
有的人是單位分的房子,也有的是本村人自己蓋的房子。
還有的是外來人口,花錢找關系,從村里買地自建的。
伴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外來人口的不斷涌入。
一些人為了賺錢,又不斷的加固加蓋,房子越來越高。
那些曾經只是一幢小樓的,如今變成了高聳的一幢樓。
將大大小小幾十間房子,改造出來出租給上班族和小商販。
每個月光是收租,都能穩賺幾千甚至上萬。
他們怎么可能同意拆遷?
除非拆遷了,賠他們很多套房子,外加一大筆錢,能讓他們比現在的收益更大。
可這樣一來,高啟強也不會答應啊!
雖然京海的房價,已經比省城還高。
可京海對房價的打壓力度,也是相當之大的。
雖然舊廠街這兒位于主城區,可相比于電子信息產業園那邊,并沒有多大的發展優勢。
那邊高科技企業多,收入高消費強的年輕人多,只要樓盤好,房子自然不愁賣。
可這邊呢?
耗時耗力的讓所有人同意拆遷,花了血本拆完后該起了大型樓盤。
成本本就很高了,想賺錢自然不可能賣得很便宜。
那么同樣高的房價,那些買得起房的年輕人,為什么不去電子信息產業園那邊買?
那邊不僅非常的現代化,不僅上班創業經商都更方便,而且教育醫療條件也更好,也更有升值空間。
換做是徐忠自己,他都寧愿去號稱‘新城區’的電子信息產業園買房,而不是在舊廠街買房安家。
所以……
在這兒耗時耗力耗錢,辛苦拆遷修建出來的大型樓盤,賣給誰呢?
不管是高啟強,還是其他房地產開發商。
他們顯然早就把賬算得很清楚。
花同樣的時間和成本,顯然更寧愿去新城區。
搞不好就會砸手里的老城區,還是少碰為妙。
除非將來某一天。
舊廠街的本地人,自己都住不下去。
市里也愿意給一筆不菲的補貼。
或許才會有房地產開發商,愿意來搞拆遷開發。
但這種可能性,顯然微乎其微。
環顧這深夜時分,依然熱鬧非凡,生活氣息十足的舊廠街。
徐忠知道,這里恐怕再過很多年,依然會是如此這般模樣。
而像舊廠街這樣的城中村,龍國很多城市里都會有。
無論其他地方,發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變化。
它們就像是時光停滯了似的。
哪怕過了很多年,依舊一副老樣子。
“面來啦!”
老板一聲吆喝,拉回了徐忠的思緒。
聞到沁人心脾的鮮香味兒,徐忠立馬忍不住伸手拿筷子。
快速攪拌了幾下,徐忠便顧不得形象,立刻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