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此以往,失去掌控了咋辦?
雖說如今是睦鄰友好,還有一個共同的強大敵人,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他們當然要防著龍國,將很多年前被迫割讓出去的土地收了回去。
當然。
希普津對軍售合作,倒是很感興趣。
軍火的利潤有多高,自然是不用多說。
羅斯國有不少軍工企業,都是靠外貿賺錢。
有了錢,才能養活大量的科研和技術人員,也才能繼續研發更先進的武器裝備。
而龍國如果采購了他們的武器裝備,維修保障體系也肯定得依靠他們,自主研發的經費就會隨之下降。
過去很多年里,龍國找他們買了不少武器裝備,沒少讓他們大發橫財。
如今聽說龍國不斷加大自主科研力度,各種裝備都想要自己造。
所以他們當然想,趕緊向龍國出口大量武器裝備。
以前不想賣的,如今也愿意賣了。
從戰斗機到運輸機,再到常規潛艇……
徐雷感覺他們除了核潛艇、戰略轟炸機和洲際彈道導彈,這三種戰略性武器不想賣,其他都想來個打折大促銷。
以便于讓龍國覺得‘造不如買’,與其辛辛苦苦花費巨大人力物力財力研發,還不如直接從羅斯國采購,既便宜又迅速。
可如今是信息化時代了。
決定武器裝備性能優劣的主要因素,是電子信息技術水平如何。
而在電子信息技術方面,并不是羅斯國專長。
況且當前,龍國周邊安全局勢并不算惡劣。
以現有的國防實力,雖然進攻不足,但防守也是綽綽有余。
與其花錢從羅斯國采購武器裝備,還不如把錢用于自主研發。
強大的國防實力,是買不來的。
只有發展好了自身的軍工體系,才能有強大的國防。
換而言之。
以前羅斯國的那些武器裝備,對于窮弱的龍國來說,是可以快速提升實力的寶貝。
但如今陸續就有各種更加先進裝備服役的龍國來說,自然就瞧不上羅斯國那些‘老古董’。
如此一來。
雙方在經貿合作上的洽談,自然就流于形式了。
羅斯國不想在遠東地區,加大投入、擴大開放。
而龍國也不想再當冤大頭,從羅斯國采購武器。
這樣的洽談,能談好才怪。
雖說早就沒抱多大希望,但最終談成這樣。
當散會之時,徐雷起身看到坐第二排角落的倪佳坤。
兩人眼神交匯的剎那。
徐雷發現倪佳坤,眼神中充滿了著急與無奈。
想想也是。
高層會晤,連加快合作的共識都沒達成。
讓他想辦法找羅斯人談,那不是難為人嗎?
就像兩家企業的老板碰頭,都沒有談好的合作。
派個經理去談,就能談好嗎?
但徐雷覺得,越是有難度,越是值得一試。
不關鍵時候為國力挽狂瀾,對得起安排自己坐第一排嗎?
讓自己坐那么重要的位置,當然是希望自己能發揮關鍵作用。
所以徐雷給了倪佳坤,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
釣魚的人都知道。
甭管心里有多急,都必須要淡定。
魚兒沒咬勾,再著急都沒用,越急反而越釣不到魚。
希普津既然特意邀請自己來訪,肯定會找機會和自己聊聊。
否則干嘛大老遠的,把自己邀請過來?
而明知道自己這一次跟隨出訪,要到歐亞六國。
訪問行程安排得很緊湊,不可能在羅斯國停留太久。
希普津肯定不會拖拖拉拉。
所以,先沉住氣,看他要玩什么把戲?
……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