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的車企們以經濟省油為賣點,而米利車企以性能強為優勢,歐洲車企們以技術扎實為特長。
龍國汽車要想有亮點有優勢,顯然不能僅僅只是堆配置,讓人覺得科技先進,還得把更安全作為噱頭。
要讓人們覺得,花錢買龍國汽車,不僅會得到更先進的科技配置,獲得更高級的享受,同時還很有安全保障。
如今孟鈺便是借助采訪的機會,主動挑起話題,讓徐雷可以趁此機會,替龍國汽車做一波廣告宣傳。
徐雷本身就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巨大的社會影響力,他昨天剛經歷了一場車禍,也正是全民關注的好時候。
在這個時候做宣傳,顯然效果最好,能輻射影響到很多人。
大江南北、大街小巷、男女老少。
在這個還沒有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信息資訊比較匱乏的時代。
大家茶余飯后,必然會聊起龍國首富徐雷,竟然也出車禍差點斃命。
一旦聊到了這起車禍,就必然會聊到徐雷的車,和徐雷車禍說的話。
這一口口相傳、全民熱議。
就不光是讓華龍轎車,這款車更加名聲大噪,讓更多人知曉。
也能讓很多人,借此事增加知識見聞,改變思想觀念。
明白買車不能只是看品牌夠不夠響亮、外觀內飾好不好看。
汽車的做工用料與安全配置,關乎性命,也必須得認真考慮。
一旦老百姓的思想觀念被改變了。
那么價格不貴還科技先進、注重安全的龍國汽車,自然想不暢銷都難。
而以經濟省油為優勢的櫻花車企們,到時候肯定就很難受了。
不換用更高強度的車身材料,不增加防撞梁吸能盒,不增配安全氣囊氣簾,他們就沒法宣傳自家的車有多安全。
可一旦這么做了,他們就會成本大幅增加,車身重量更重了,油耗也必然會增長,再想以經濟省油為賣點,可就難了。
因此。
孟鈺很清楚,徐雷想趁此機會做宣傳,想光明正大的,打明牌和國際車企們競爭。
她也知道要是錯過這個時間節點,等人們淡忘了這起車禍,打再多廣告,都不會再有很強的宣傳效果。
所以她不怕提出刁鉆的問題,讓徐雷犯難,她就怕自己配合得還不夠好,不能全方位的迎合徐雷宣傳龍國汽車。
……
時間緩緩流逝。
原本只是打算簡單的采訪一下,卻沒想到一問一答,很快就聊了近一個鐘頭。
而兩人的話題,也從一開始的交通事故,變成了汽車產業發展。
不過徐雷能應對自如,說得有理有據、思維眼光犀利,孟鈺卻撐不住了。
她是學新聞出身的,又不是學理工科的。
她對汽車的了解程度,和大多數人一樣,只是略知皮毛。
以前只知道汽車要省油耐用好開,坐著夠舒服。
連汽車還要足夠安全耐撞都不知道。
哪怕她昨晚,提前做了一些功課。
如今聊了將近一個鐘頭,也黔驢技窮。
眼看孟鈺都快不知道問什么了,徐雷便主動示意結束采訪。
再聊下去,就成自己獨角戲了。
而且采訪時常太長,不僅電視臺不好播,觀眾們也不一定會耐心看完。
等孟鈺面對鏡頭,做了一個簡短的總結后,攝影師停止錄像,錄音師也挪開了收音桿。
“謝謝徐少,辛苦你了!”
孟鈺放下話筒后,便急忙給徐雷端上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