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除了安排警車開路護送之外,還出動了大量的警力,在沿途布控巡邏。
就連車隊行駛過程中,也安排有便衣警員,駕駛普通的社會車輛,跟隨保護在旁。
確保即便再有人,要開泥罐車、大貨車、渣土車之類的強行沖撞,也是先撞到其他車。
至于車內……
有司機和警衛在,李達康當然不可能表現得過于的親密和熱情。
他如今的身份畢竟不一樣了。
雖然以前是在林城市當書紀,如今調來京州市,看起來都是市一把手。
但京州可是漢東省的省城,數百萬人口的大城市。
所以他的職務級別和權力,顯然也都不一樣。
因而聊天,自然也是猶如例行公事一般程序化。
聊了一會兒家常,便聊到了京州的經濟發展。
對李達康這個實干派來說,經濟發展才是他的頭等大事。
兩人沒聊一會兒,徐雷便聽出了李達康的意思。
他有點著急了。
眼看臨江省,搞電子信息產業,各種電子科技產品暢銷國內外。
中江省搞新能源汽車,伴隨著國產汽車的崛起,也經濟起飛了。
而他們漢東省呢?
作為老牌的重工業大省,底蘊深厚、工人眾多。
趁著國內大規模建設高速鐵路、研制生產動車組列車,他們圍繞鐵路裝備發展制造業,經濟發展倒也不錯。
但是相比于猶如火箭速度般的京海市和綠藤市,那可就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著實讓人有點眼紅。
畢竟經濟發展越快,不僅是對當地老百姓有利,日子可以越來越好,對他們公務人員來說,也是好處極大。
且不說有了政績,可以更快升遷。
財稅豐厚,獎金福利也能多不少。
就像京海市。
已經擁有以飛宇電子科技為首的,大量高科技企業。
眾多企業相輔相成,通力合作,讓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
當大量的電子科技產品、信息軟件等暢銷國內外之時。
企業賺取豐厚利潤,養活了大量高薪員工的同時,自然也京海帶來了大量稅收。
稅收夠多,就不僅可以搞更多市政建設項目,讓城市變得更好,也能讓公務人員們收入更高。
以前一些相對偏遠落后地區,公務人員和教職員工,別說獎金了,工資都發不出來,不就是因為財稅收入少嗎?
當然。
以李達康現在職務級別,他或許已經并不在乎薪資待遇了。
即便不和創造奇跡的京海市相比。
但同樣是省會級城市,同樣重點發展某一產業。
可如今不少人,都覺得中江省的綠藤市,就是要比漢東省的京州市,要好一些。
別的不說,綠藤市都已經有三條呈米字型分布的地鐵線,投入初期運營,極大緩解城區交通壓力了。
接下來還陸續會有一大一小兩條環城地鐵線投用,將極大方便主城區和周邊區縣民眾出行,促進經濟發展。
而京州市呢?
雖然以前趙立春擔任漢東省書紀之時,就曾趁著大規模基建浪潮,超前規劃、集中開工了大批市政項目,地鐵線也不少。
可是搞工程建設,僅僅只有規劃和和審批,又有什么用?
關鍵還是得拿出真金白銀,得有錢才行。
沒錢?
那還修什么地鐵?
施工企業是可以墊資一段時間,但工程款遲早是要支付到位的。
經常拖欠延付工程款,施工企業自然也就懶懶散散,而不會通宵達旦的干。
李達康的上一任,思想觀念相對保守,根本不敢大規模的舉債,生怕借太多還不上。
所以當李達康被提拔上來,就算他‘大干快上’,也不可能很快就讓各大項目完工。
但問題是……
老百姓可不會管你什么原因,他們就只知道京州比不過京海也就算了,但是連綠藤都比不過。
人家綠藤市都能坐地鐵,輕松快速前往機場火車站,曾經被占用的城區道路也得以恢復,不再帶來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