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事兒嗎?我怎么不知道呢?”
“林城那個農業科技產業園,還是當初李達康書紀找我投資成立的呢!”
“園區里的科研單位和不少企業,我都很熟,甚至還有股份,我怎么沒聽說你們高森資本曾帶人去投資考察?”
這一反問,讓鮑尼爾尷尬了。
特么的!
這是一不小心說漏嘴了啊!
不過能成為高森資本ceo的他,當然非同一般。
即便心頭一緊,但表面上卻沒有任何的慌亂,非常淡然的笑道:
“那是一家農業科技公司,主要業務是銷售經過精心培育改良的農作物種子,比如玉米、大豆、小麥之類的。”
“他們聽說林城農業科技產業園發展很不錯,就去投資考察一下,但最終并沒有找到合適的合作機會,所以你也就沒聽說這事。”
最高明的撒謊藝術,便是半真半假。
在謊言當中,摻一些真話,這樣就很難讓人辨別真偽。
況且。
農業科技產業園蓬勃發展,有些企業的業務持續增長、盈利相當可觀,都能ipo上市了。
這么紅火的生意,自然免不了會有很多人,去投資考察、去洽談業務,哪能任何人去了,都要給徐雷匯報?
除非合作談成了,金額不小或者意義重大,否則不可能屁大點事,都要給徐雷匯報,那他不得忙死?
至于真相……
其實是鮑尼爾扎根龍國多年。
他發現隨著經濟的發展,龍國老百姓的收入越來越高。
以前十天半個月,甚至一年到頭,只有重大節日或酒席才能吃上豬肉。
如今很多家庭,特別是城鎮居民,卻幾乎天天都可以買豬肉吃。
龍國人愛吃豬肉,能天天吃豬肉的越來越多。
這就導致龍國的豬肉消費量,簡直是與日俱增。
養豬,自然就成了一門賺錢的好生意。
不過徐雷的眼光,顯然太超前了。
他早就料到了這一點。
他也很清楚,農村人零零散散的養豬,不僅時間長,成本也高,很難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
因而早在林城打造農業科技產業園的時候,就已經安排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
一邊不斷的精心改良種豬,讓培育出來的豬,肉質好、周期短、出欄率高、患病幾率小。
一邊又不斷改進大規模、批量化的養豬技術,用各種科技手段,愣是將養豬實現了工業化。
除此之外,還衍生出了不少配套企業,比如有的從事飼料生產,有的搞肉制品加工與銷售。
特別看好這門生意的高森資本,自然想摻一腳。
所以他們便安排一家看似毫無關聯,實則秘密控制的公司,到林城投資考察,試圖投資入股一些企業。
一旦成功,再加上他們早就全球控股了,多家大型糧食企業、豬肉企業,相當于在豬肉產業鏈中,擁有了極大的影響力。
而龍國呢?
除了養豬之外,其他禽類的養殖規模也逐漸擴大。
養殖行業不斷迅猛發展,對飼料的需求量也就會越來越大。
而飼料從何而來?
當然是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大豆、玉米等,榨油之后加工成飼料。
到那時候。
一手掌握糧商,一手掌握豬肉企業的高森資本。
減少糧食出口,就能讓龍國的飼料漲價,進而讓豬肉漲價。
想讓豬肉價格暴跌,就讓自家掌控的豬肉企業,增加對龍國出口。
如此這般想漲就漲、想跌就跌,誰能玩得過他們?
這樣不僅能賺取空前的暴利,而且很容易就能將龍國不少企業給玩死。
退一萬步說。
即便沒能掌控全球豬肉產業鏈。
在米利和龍國,兩頭下注的高森資本,也能吃到豬肉消費持續增長的紅利。
要是龍國這邊的控股企業,發展勢頭相當不錯,他們還可以游說股東們去米利投資收購或上市融資,從而套現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