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雷立馬點頭道:“您放心,我剛才也就隨口一說,產品不成熟可靠,我是絕對不會推向市場的。”
鄭馨德滿意的點了點頭,抬步繼續往前走。
“其實比如把炫睿i5處理器推向市場,我更情愿再多投入一些人力,持續優化i3處理器。”
“光電材料實驗室那邊,發現鉻元素為基礎物質的新型材料,不但擁有更好的絕緣性,而且比傳統二氧化硅柵介質更為厚實,加上咱們最新的百分之百無鉛工藝制造,能夠進一步控制晶體管的漏電率。”
“另外,咱們還可以將這款處理器做出多種型號,我算過了四核心橫截面面積大概264.6平方毫米,每個核心約29.6平方毫米,就一共能集成了7.31億個晶體管。”
“另外,咱們可以做成6mb和12mb兩種二級緩存的,前端總線則可以搞三種,1066、1333和1600mhz,這樣就可以做出從1.86到3.40ghz,不同主頻的處理器。”
“還有,咱們的指令集也還具有不小的提升空間,如果加入有關圖形、視頻編碼及處理、三維成像及游戲應用等指令,那么運行處理影音、圖像和數據壓縮算法的程序軟件,會變得更加流暢……”
徐雷認真聆聽鄭馨德的講話,時不時的贊許點頭。
其實鄭馨德的意思也很簡單。
雖然新一代更先進更強大的,32納米工藝四核處理器都研發成功,并日趨成熟了。
而持續熱銷和使用的上一代45納米工藝雙核處理器,也領先全球且性能不錯,應用十分廣泛。
但上千家科研單位共同努力,耗費了無數人心血,燒掉了大量科研經費的上一代處理器,不應該只管生產不再優化提升。
鄭馨德覺得,上一代處理器還有不少潛力可挖,還可以做出更多不同性能、功耗、尺寸、價位的衍生型號。
就像一款很經典的汽車,不能說研發成功后,覺得很暢銷,就只管批量生產交付。
應該用不同的配置,做出更多的款式,從而滿足不同的消費群體。
比如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要動力澎湃,他們對動力沒那么高的要求,反而更看重油耗,那就讓他們有低功率的款式可以選。
還有就像有人喜歡很經典的白色,但也有人就喜歡大氣沉穩的黑色,更有人喜歡更具個性的紅藍綠等其他顏色。
另外每個人的經濟實力和購車需求也不一樣,那么用不同的配置,做出多種價位,也更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如果讓原本預算差點,買不起的,也能買一輛最低配,銷量不就來了嗎?
讓預算充足不差錢,但在不少方面有個性化需求的,能有錢任性的選裝甚至定制,這不就能多賺了嗎?
汽車如此,處理器自然也是如此。
型號越是豐富多樣,應用范圍也能越廣,客戶群體也能更加龐大。
尤其是龍國的汽車工業,正全力打造“安全可靠、科技先進”的優勢,以便于和國際車企競爭。
所以龍國的汽車,未來會安裝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比如高清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等,以便于實現更多的各種先進功能。
那么汽車就需要安裝很多,不同用途的處理器,但這些處理器對運算速率的要求并不高,更需要經久耐用且價格便宜。
作為穿越者的徐雷,當然知道鄭馨德院士的意見,非常不錯。
除非汽車要搞智能化座艙、智能輔助駕駛,否則根本用不著特別先進的處理器,45納米工藝的處理器已經足夠用了。
而且像飛機、高鐵、輪船、工程機械,甚至包括火箭、衛星、飛船、太空站等,這些看起來個個都特別高大上的高科技產品,其實也用不著特別先進的處理器。
它們對處理器的算力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卻對可靠性要求極高。
因而在徐雷穿越前的那個世界,人們根據環境溫度、輻射、電磁干擾等條件,劃分了五大等級。
分別為民用級、工業級、車規級、軍工級和航天級。
不同等級與規格的芯片,設計、制造、封裝和測試,都有著不同的要求。
規格越高的芯片,芯片冗余性設計越多,封裝越嚴密,測試也更加復雜。
就像用于手機、電腦等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民用芯片。
追求的是性能先進,壽命短一點都無所謂。
反正很多人沒用多久,不是弄壞了就是換了。
因而只要有基本的短路保護、防水保護等就行。
而用于工業生產,比如大型機床、自動化設備的工業級芯片。
那就需要考慮防水防潮防腐防高壓,還要抗雷擊、抗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