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不用回家過年認真考慮,現在就做出了決斷,要跟徐總繼續干。
但洪建武也是一片好心,顯然也不能現在就拒絕他,那多打臉啊!
當最后一名旅客也登機入座。
空姐開始反復清點人數,確認無誤后便關閉艙門。
緊接著,自然是提醒眾人,手機要關機、安全帶要扣上、遮光板要打開、小桌板要收起……
宋劍鴻并不是第一次坐飛機了。
之前出差到其他單位開會,為了節約時間,都是坐飛機出行。
只不過以他的職務級別,以前坐的都是經濟艙,不是公務艙。
公務艙是獨立座椅,空間更加寬敞,座椅角度還可以調節。
調整到相對舒服的坐姿,宋劍鴻便關了手機,靜靜看向舷窗外。
“我還不到三十歲,到飛聯科光電信息技術研究中心,滿打滿算也還不到三年。”
“我都還沒成為行業內的技術牛人,有足夠的能力獨當一面,我有什么資格辭職創業?”
“所以不管洪建武吹得多么天花亂墜,我還正處于一個學習積累的階段,就別想著當什么大老板。”
“老板是那么好當的嗎?養幾十號科研人員,每個月工資社保都得發上百萬,還更別說其他開銷也不少。”
“而我如今在研究中心,徐總給我包吃包住,并且還工資高福利多,我吃飽了撐的,要去創業?找死嗎?”
想到這兒。
宋劍鴻猛然發現,徐總才是真厲害。
僅僅只是京海,就有三萬多名科研人員,七萬多名生產工人。
加上營銷、售后、行政等其他崗位的,以及分布全球各地的研究機構。
粗略算下來,徐總竟然有十幾萬名員工。
而他對員工又非常不錯,薪資待遇都不是業內領先,而是堪稱天花板。
所以徐總恐怕每個月,光是薪資福利開銷,恐怕都要二十億。
再加上員工生日和節假日的禮包過節費,以及數額不小的年終獎。
豈不是飛宇電子科技,一年人力成本方面的開支,就要四五百億?
“臥槽!!”
“四五百億,這他媽還只是人力成本開銷!”
“我這還是保守估算,實際情況肯定只多不少。”
“而且這還沒算科研花銷、差旅報銷、辦公成本等等。”
“尤其是公司海外業務擴張迅速,國外的用工成本和薪資福利,肯定和國內不一樣。”
“真要精算,咱們飛宇電子科技作為世界級的科技巨企,每年的薪資福利開銷,恐怕有上千億啊!”
宋劍鴻心里瞬間有一種,無與倫比的自豪感。
多少公司,一年營收上億都難。
而飛宇電子科技呢?
一年薪資福利開銷,都有可能上千億!
當然。
飛宇電子科技,還不是徐總的全部。
眾所周知,他還是一個投資狂人。
據說當初推動龍國電子信息產業蓬勃發展之前。
徐總就投資入股了,數百家相關企業,給予資金、技術、市場等各方面的幫助。
后來又不斷擴大投資范圍,從建筑工程、機械裝備,到食品飲料、生物制藥,從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到航空航天、電力通信……
徐總具體投資入股了多少企業,恐怕只有他自已心里才最清楚。
而本身就養活了十幾萬人,又間接影響到上千萬人的工作。
也難怪能被稱之為曠世奇才、龍國首富。
也顯然只有他,才有那么強大的能耐。
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軍方、民航、國內外航空公司等多方力量協助。
有徐總這么一個牛逼轟轟的老板。
自已還創什么業啊?
踏踏實實跟著他混,難道不香嗎?
一陣輕微的晃動傳來。
宋劍鴻恍然回過神。
看向舷窗外,發現飛機正被緩緩推出。
不一會兒,飛機停下后,引擎轟鳴聲逐漸大起來。
轉彎滑行,發現三名身著反光背心的地勤人員,微笑揮手送別。
而不遠處的滑行道上。
一架又一架的噴氣式客機,正陸續排隊滑行,準備前往跑道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