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未雨綢繆,做好隨時跑路的準備。
當然要在還沒出事的時候,就提前將一部分資產轉移到國外。
可問題是……
龍國是有嚴格外匯管控的。
每人每年,不管是出國經商旅游,還是直接轉賬匯款,都是有外匯額度限制,超過一定額度就不行。
對于動輒要將幾千萬乃至幾億資產,轉移到國外去,并且還要在當地是合法收入的某些人來說,自然就必須要用特殊手段。
如此一來。
將一家在國內經營,也有一定實力的企業,弄到米利去上市,就成了一種不錯的方式。
具體操作也很簡單。
在上市之前,進行股份制改造的時候,就將一家提前在境外注冊好的傀儡公司,引入為vie股權架構體系下的股東之一。
有些比較謹慎,或者也確實需要融資的,會在一輪一輪的融資當中,真引入了一些國際資本,從而達到‘有真有假、魚目混珠’的效果。
而等企業真到米利上市成功后,這些真假難辨的股東們,就可以通過減持轉讓股份之類的方式,實現資本套利,間接完成了資產轉移。
當然。
辛辛苦苦把企業弄到米利去上市,顯然不能只有一種資產轉移的方式。
最經典最常用的辦法,莫過于跨國收購。
比如將一家名不見經傳,根本沒什么實力和資產的當地企業。
經過一系列的包裝之后,做出一個極高的市值評估,然后斥巨資收購。
這就是為什么,可能只值幾百萬米元的小公司。
結果卻花了好幾億,乃至幾十上百億米元收購。
收購的錢,是打著跨國投資并購的名義,合法合理從國內花出去的。
而對方收到錢后,最終流進了哪些人的腰包,國內自然也管不著了。
不過……
金額過大的跨國投資并購,還是容易受到監管層影響。
萬一不審批同意呢?
辦法還是有的。
可以讓外國公司,搞個什么稀奇古怪的技術專利。
然后國內的這家企業,又‘一不小心’侵犯了別人的專利。
這可咋辦?
人家都提起上訴,索要巨額賠償了。
證據確鑿,當然只能依法依規,支付巨額賠償金或和解金給別人。
這種商業官司涉及的金錢往來,就不像投資收購,要會被監管審批。
也正因如此。
看到某些企業因打官司輸了賠錢,也真不一定是賠錢。
不過是左手倒右手,為了轉移資產而走一個過場而已。
至于在重大利好之前,先低價買入股票,等利好來了,股價上漲再賣出。
這種宛若股神附體,在國外金融市場上,輕松合法賺錢的手段,也就小兒科了。
這也是為什么,擁有旋轉門政治制度的米利,一些政客能號稱股神,總能低買高賣,無比精準。
總之。
高啟強兄弟倆,為什么要讓強盛地產去米利上市?
他們兄弟倆,到底干不干凈,有沒有為未雨綢繆,為隨時跑路做準備?
他們不說,并不代表徐江不懂。
而柳漢兄弟倆,是靠什么發家致富的,又為什么也想要去米利上市。
徐江自然也是心里十分清楚。
如今龍國和米利,雙邊關系正處于有史以來最好的階段。
如今不管是真為了企業更快更好發展,還是別有居心。
也確實是到米利上市,吸納外資、借力發展的好時候。
同時也是某些人,在米利安家置業,經營好退路的好時機。
徐江又如何不懂呢?
事實上。
徐雷讓徐江,把生意做到米利去。
去米利開一家家龍國汽車的4s店,順帶推廣龍國的工業產品與東方文化。
徐江也是想利用這個契機,在米利那邊也做一點布局,以備不時之需。
別看現在兒子徐雷,是龍國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