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
當著朱建濘的面,迪爾夫尼肯定不會表露出羨慕嫉妒。
禮節性的微笑點頭后,開始夸贊:
“真是不錯,貴國的汽車工業,真是出乎了我的意料。”
“以前曾有人跟我說,你們只會生產服裝鞋襪玩具化妝品之類的初級工業產品。”
“但是我今天發現,他們大錯特錯,你們現在的科技水平很高,工業實力很強。”
“你們已經不僅能研制出,世界一流的手機電腦服務器,還能造出這么好的汽車,真的非常了不起!”
朱建濘聽完翻譯后,連忙笑道:
“通過多年的不斷努力,我們是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不斷的交流學習、合作發展。”
聽到這話的迪爾夫尼,立馬意識到表達訴求的機會來了。
“說到合作,之前我們在米利進行了一次非常愉快的會談。”
“咱們雙方在生態農業、電子信息等多個領域,達成了合作共識。”
“阿勒莎龍總里,非常期盼咱們的合作,能夠盡快落實……”
朱建濘默默聽著。
心里不禁暗想。
大過年的,你來拜年,不帶禮物就算了,居然還要催促合作?
當真是給你臉了是吧?
而迪爾夫尼真是越說越不客氣。
招手讓助理,給朱建濘了遞上了一份報告。
而這份很特殊的報告,與其說是報告,倒不如說是一本相冊。
翻開第一張彩色航拍照片,便是涇渭分明,對比非常明顯的伽沙地區圖。
左側的是之前戰爭期間,一幢幢建筑不是千瘡百孔,就是殘垣斷壁的廢墟,街道上更是有大量的車輛殘骸、各種彈坑。
而右側則是如今快速完成戰后重建,幾乎煥然一新的城市,干凈整潔的街道兩旁,重新建起一幢幢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房屋。
緊接著,第二張照片,是伽沙的港口。
朱建濘記得很清楚,這座港口是由某石油土豪國出資,龍國招商集團港務公司承建。
當初雙方戰爭還沒停止,就提前開始籌備要在伽沙地區建一座港口,方便物資設備運輸。
當雙方停火后,各種裝備齊上陣,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了一座可停靠萬噸巨輪的港口。
比起那些世界級港口,雖然差距很大,但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起重機、龍門吊、岸橋等設備一應俱全,可滿足各種散貨和集裝箱的裝卸需求。
該港口建成投用后,大量的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物資,得以迅速進入伽沙地區。
之后,便是用于戰后重建的鋼筋、水泥、攪拌機等,各種建筑材料和工程設備……
再然后,一船又一船的廢舊工業產品運來,越來越多的巴斯坦人,靠拆解回收金屬謀生。
雖然用各種土辦法,拆解回收舊金屬,對身體和環境危害極大,可巴斯坦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命,誰還在乎身體和環境?
因而越來越多人,投入這一行,也促使越來越多的廢舊工業品源源不斷的運入巴斯坦,當地的回收產業竟然發展得如火如荼。
而巴斯坦能迅速完成戰后重建,還興起了吸納數十萬人就業的回收產業,龍國人建的伽沙港,發揮了巨大運輸作用,自然居功至偉。
眼下。
迪爾夫尼讓自已看到這樣的航拍照片,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過年的,大老遠的來興師問罪嗎?
全世界誰不知道,龍國是一直同情支持巴斯坦?
他們終于重獲和平安寧,龍國沒有無償大規模援助,幫他們造軍工廠,只是搞一些民生工程,已經算夠給伊色列面子了。
就在朱建濘眼神疑惑的看向迪爾夫尼之時,她卻十分主動的說道:
“朱署長,我們給你看這些照片,并不是要興師問罪,責怪你們不應該幫助巴斯坦人戰后重建、發展生產。”
“你們龍國人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巴斯坦人自已也很清楚,他們不能一直依靠國際援助生活。”
“經歷了封鎖圍困和饑渴疾病,他們很清楚,不能自給自足是多么可怕,為了生活,他們必須要找到一條生存發展之道。”
“可他們跟我們伊色列一樣,沒有富饒的礦產資源,也沒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就連可以耕種的土地,面積都非常狹小。”
“這么糟糕的條件,他們生存都會特別艱難,還怎么發展?很多人都想不到答案,但卻有高人,指點他們做廢舊工業產品的拆解回收。”
“全球每天都有大量的老舊家電、汽車、船舶、電子產品等被淘汰,西方發達國家稱它們是工業垃圾,拆解回收對人體和環境損傷很大。”
“但發達國家嫌棄的工業垃圾,對巴斯坦人來說卻是寶貝,常年的戰亂動蕩與饑餓傷病,讓他們活著都不容易,誰還在乎身體受損環境污染?
“如今越來越多巴斯坦人,學會了用化學溶解和高溫燒蝕,拆解回收各種金屬賣了賺錢,我特別好奇,這條謀生之路,到底是哪位高人指點?”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