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么做,會讓不少人身體受損、讓生態環境被污染,可比起賺錢養家糊口,這點苦難又算什么呢?”
迪爾夫尼的這一番話,著實讓朱建濘有些驚訝。
雖然早就知道,她屬于溫和派。
可能如此客觀理性,真是令人驚訝。
而迪爾夫尼稍稍停頓了一會兒后,又接著說道:
“現在不止是大量廢舊工業產品,不斷通過伽沙港運入巴斯坦,隨船運來的,還有許多的塑料制品、老舊衣服鞋襪。”
“一輛輛卡車,將它們運到內陸,數萬人進行初步的拆解分揀過后,大量沒有回收價值又可燃燒的,便送去焚燒發電。”
“可即便如此,依然還是有大量的垃圾,正逐漸堆積成山,并且拆解回收所產生的有毒氣體和廢液,正持續污染當地環境。”
“土地被污染了,對不在乎身體健康的巴斯坦人來說,自然是無所謂,而對我們伊色列而言,強硬派也顯然不想要污染嚴重的土地。”
“所以大力發展拆解回收產業,巴斯坦人真是找到了一條不錯的謀生之路,同時還間接為腳下的土地,帶來了意想不到的保護作用!”
朱建濘心里暗暗冷笑。
徐雷那小子,之所以出這么一個餿主意。
不就是想一箭雙雕嗎?
既讓上百萬的巴斯坦人,能生存發展下去。
又讓伊色列,看到土地被持續污染,不敢再輕易擴張。
“如果能有更好的選擇,我相信他們也不想以犧牲身體和環境為代價。”
朱建濘微微一笑,翻到了報告的最后一頁。
這張航拍圖非常震撼。
只見一艘油漆脫落,明顯已經特別老舊的大型油輪,擱淺在了海灘上。
從擱淺的姿態來看,它應該是故意加足馬力,沖向海灘的。
如此龐大的船舶,也只有擱淺在海灘上,才方便拆解。
不過拆解猶如一座海上鋼鐵浮島般的大型油輪,顯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需要有大量要錢不要命的工人,去從上到下、從前到后,一點點的將船切割成塊。
這個過程,必然會伴隨著高溫、毒氣、爆炸、坍塌等等,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受傷甚至喪命。
可從航拍圖來看,不計其數的巴斯坦人,完全無懼風險,猶如螞蟻搬家似的在忙于拆解作業。
他們是真窮怕了。
哪怕工錢極低,只夠勉強讓一家人糊口,照樣有的人愿意干。
但事實上……
巴斯坦獲得了大量的國際援助,不少石油土豪國為他們大力投資。
除了各種建筑、道路和工事的修建,需要用到大量的鋼鐵外。
興建海水淡化廠、火力發電廠、機械制造廠等,也需要鋼鐵。
所以拆解船舶回收鋼鐵,在當地顯然是一門很有利潤的生意。
因而拆一艘大型油輪,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只要戰火不重燃,他們必然會拆解更多的船舶。
因為放眼全世界,再也找不到比他們的人命,更不值錢的地方。
沒有最低工資、也沒有勞動法,更沒有環保法。
這樣的‘好地方’,自然太適合高風險和高污染的拆解回收產業。
而且這個產業,還真不能小瞧。
之前龍國東廣那邊,就有人靠拆解回收金屬,年入百萬。
雖說他們這一代人,身體是受損了,但也讓子孫后代享福了。
同樣的道理。
巴斯坦以犧牲一代人為代價,完成資本和工業的原始積累。
讓下一代,可以不用再吃苦受罪,可以接受教育,提升素質。
那么巴斯坦與伊色列,將來戰火重燃,誰吊打誰還真不一定。
當然。
這樣的話,朱建濘顯然不會和迪爾夫尼說。
合上報告后,微笑遞還給她的助理。
“看到巴斯坦人民,終于暫時過上了安寧和平的日子,我是發自內心的為他們感到高興。”
“我衷心希望你們兩國能盡快完成和平談判,將短暫停火變成永久停戰,讓兩國人民都能享受到長久的和平。”
迪爾夫尼聞言,禮節性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