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為關鍵的是,各行各業進行信息化升級,確實都能極大提升效率、節約能耗、增加產值、減少排放,從而極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所以……
基建投資、出口擴大、產業升級。
這三大動力,足以確保龍國的經濟,每年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長。
而這還沒算隨著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十幾億龍國人的消費需求,也會不斷擴大。
伴隨著城鎮化的加快,每年都會有很多人買房買車,在城里定居下來,上班上學、養老治病。
這些持續增長的消費需求,也能顯著拉動經濟增長。
如此算下來。
山口橫涇發現,陳院長居然保守了。
別說五年之內超過櫻花。
看這架勢,恐怕三年就足夠了。
要是沒有重大變故,龍國在2008年之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絕對是鐵板釘釘的事。
畢竟人家九百多萬平方公里,十多億人口,真要發展起來,經濟總量哪怕位居世界第一也是應該的。
櫻花才多大點土地?多少人口?
區區一個彈丸小國,能長期位居全球第二,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而就在山口橫涇,因為全球第二寶座,必將被龍國奪走,有些郁郁寡歡卻又無可奈何之時。
陳院長的一番話,頓時讓他心里舒坦了不少。
“……咱們龍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經濟總量大幅提升,成為全球第二是必然的,但也要注意到,咱們人均產值依然不高。”
“就像去年,櫻花國人均高達三萬六千多米元,而咱們龍國人均還不到1500米元,在全球人均gdp排名中,已經排在一百多名了。”
“所以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相比于發達的櫻花國,我們依然屬于欠發達的貧窮國家,存在發展不均衡、收入不夠高等一系列問題。”
這一番話,不僅讓山口橫涇舒坦,也讓他有些小小的驕傲。
經濟總量超過櫻花算什么?
十幾億人的龍國,超過了屬于正常,不超過反而不正常。
老百姓的日子能不能好過,顯然不是看經濟總量有多大,而是人均收入有多高。
像龍國人均年收入,還不到1500米元,根本不算富裕。
不能只看到京海這樣發展迅猛的大城市,好像比發達國家還要先進繁榮。
應該把目光看向廣大的中西部地區,看向那些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
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勞作一年也掙不到幾千塊的幾億農民,才是占據龍國人口的絕大多數。
所以龍國要想人均收入超過櫻花,別說五年,五十年都可能性不大。
哪怕突破一萬米元,都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那將代表,龍國的gdp超過十四萬億米元。
而人家全球頭號經濟強國、世界霸主米利,去年才十二萬億米元!
龍國想要超過米利,成為全球第一?
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嗎?
當然。
這種驕傲和慶幸,所帶來的喜悅感,并沒有持續多久。
曾擔任內閣總事長的山口橫涇,很清楚櫻花的經濟,早就出問題了。
自從經濟泡沫破滅,櫻花的經濟就開始持續衰退。
即便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今依然gdp總量位居全球第二,人均gdp更是超過四萬多米元。
可是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櫻花的科技和工業到達巔峰,慘被米利一系列爆錘之后,經濟逐漸下滑。
勞動人口也在那時候,開始逐年下降,技術水平也變得進步緩慢,但老齡化的人口卻在不斷增長。
曾讓櫻花國制造業迅猛崛起的,團隊合作、終生雇傭和年功序列制,這三大法寶在全球化的今天,反而成了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