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盛說得沒錯,時代不一樣了!”
“以前條件不好,尤其是農村,家長對子女教育的觀點,就是能讀就讀,讀不好就去打工。”
“讀書要花錢,打工還能掙錢,所以對于那些家境本就不好的,自然不會砸鍋賣鐵也要供子女上大學。”
“如今很多人打工經商,起早貪黑掙血汗錢,吃夠了沒文化的虧,看到那些讀過書有文化的,掙錢相對輕松容易,自然觀念變了。”
陳書婷這一番話,說到高啟強的心坎上了。
讓他想起,在舊廠街菜市場賣魚的那些年。
要不是為了養活一家三口,更為了供養弟弟和妹妹上大學。
自已又怎么可能會忍受腥臭,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起早貪黑的賣魚?
誰不想朝九晚五,工作輕松又賺錢?
誰想每天累得要死、被臭得夠嗆,卻還不得不對每個客人笑臉相迎?
至今,高啟強都還記得很清楚。
2000年,本應該是闔家團圓,非常值得慶祝的千禧年春節。
自已為了賣魚的檔口,不被唐小龍唐小虎兄弟倆挪走,為了保住自已養家糊口的生意。
花了好幾千塊,送去一臺大彩電,還給每個市場管理員都送了小紅包。
結果……
唐小龍兄弟倆不領情,摔爛了自已的彩電,自已氣憤不過,換來的卻是一頓圍毆暴打和反咬一口。
得虧是遇到了熱心腸的安欣,不然自已除夕夜都只能餓著肚子,也不可能只是拘留幾天,就回家和弟弟妹妹團聚。
可回想起那些艱難的歲月。
高啟強也堅信了弟弟和老婆的觀點。
自已只是當大哥,就想拼盡全力,讓弟弟和妹妹多讀書,將來掙錢更輕松更體面。
更何況,為人父母……
那真是但凡有一點可能,都會想方設法讓子女上大學,而不是去讀專科技校。
除非子女確實考不上大學、家里負擔不起,需要子女學門手藝,確保將來能找份工作。
“你們是對的。”
“今年四百多萬高校畢業生,確實并不算多。”
“要不了幾年,就會破千萬,然后常年維持一千多萬很多年。”
“直到咱們也成了中等發達國家,和現在的那些發達國家一樣。”
“年輕人越來越不愿意結婚生孩子,生育率持續下跌、人口開始老齡化。”
高啟強剛說完,陳書婷就好奇問道:
“你們兄弟倆,沒事兒吧?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聊起這個?”
“徐少說今年有四百多萬高校畢業生,希望我們各家企業盡量多招點,然后我倆就聊上了。”
說罷,早就餓了的高啟盛,便起身去廚房端菜。
而陳書婷柳眉冷凝,自言自語般的嘀咕道:
“奇怪,才四百多萬,徐少就發起號召,有這必要嗎?”
“就如今這大好的經濟形勢,就算六七百萬,也不愁找不到工作吧?”
路過身邊的高啟盛,停下腳步說道:
“我估計徐少,不是擔心他們不好就業,而是想讓咱們各家企業,抓緊時間招兵買馬、增強競爭力。”
“大好的全球經濟形勢,并不會一直持續,米利那邊三五年內必然爆發次貸危機,所以咱們必須盡快完成布局。”
“一旦全球經濟形勢惡化,市場競爭也肯定會白熱化,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會很難生存下去,必須未雨綢繆。”
“而讓四百多萬高校畢業生,都找到了不錯的工作,相當于讓四百多萬個家庭,有了更高的經濟收入,成為中產家庭。”
“這不僅可以極大激勵億萬國人,讓大家更加重視教育、舍得投入,同時這些增收致富的家庭,消費也肯定會隨之升級。”
“就像出生農村今年畢業,要在京海長期工作生活下去的大學生,吃穿住行哪樣不花錢?要是談戀愛了,消費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