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偵見他身影走遠,這才問杜清道“杜司馬,我們該怎么辦”
杜清得意一笑道“這就叫鶴蚌相爭,漁翁得利,抓住戰機先奪取峽州和荊州,峽州是巴蜀大門,必須要控制在我們手中,荊州是荊襄重鎮,拿下荊州,我們一半荊襄就到手了,關鍵是要快,趁兩兄弟還在爭奪之時,我們奪取最大的利益,這是我們的機會。”
“如果兄弟二人聯手怎么辦”李偵擔憂道。
“怎么可能”
杜清冷笑道“立場完全相反,怎么可能聯手,最多是暫停對峙,掉頭來攻打我們,我們正好集中兵力,一個一個吃掉。”
杜清的思路完全正確,但他所有的思路和策略都構筑在楊子霖給他們的情報上。
楊子霖給他們編了一個兩兄弟爭權的故事,使他們二人深信不疑。
次日一早,李偵留下數百人看守縣城,三萬大軍繼續向東疾速而行。
就在三萬大軍離開秭歸縣,進入峽州后不久,夜里兩更時分,一支埋伏在北面山區的五千荊襄軍悄然殺至。
秭歸縣城內,一支三百人的內應士兵開始迅速集結,他們摸到東城門,留守的六百名士兵大部分都在熟睡中,只有一百士兵分成兩隊,分別看守東城門和西城門。
之所以要選擇東城門,這就是為切斷士兵和三萬前軍的聯系,防止前軍得到消息后立刻調頭殺回來。
東城門有五十名士兵看守,夜里十分寒冷,大部分士兵都躲在緊靠城門的一家客棧內睡覺,城門看守實際上只有十人。
三百士兵兵分兩路,一路兩百人殺進了客棧,將熟睡中的四十名敵軍干掉。
另外百人則假裝為巡邏隊,上城去將十名士兵用亂箭射殺。
輕而易舉就干掉了東城的五十名士兵。
城門開啟了,埋伏在城外的五千荊襄軍沖進了城內,睡夢中的六百守軍幾乎都沒有反應過來,便被一鍋全端,與此同時,看守西城門的五十名也被一網打盡,無一人逃脫。
天還沒有亮,五千荊襄軍便開始在東西兩端峽道的險要處布下重兵,將兩萬支援軍切斷了東進之路,同時也切斷了李偵三萬前軍的退路。
雷萬春不愧是李鄴培養出來的名將,他充分利用了李偵前軍輕裝行軍的弱點,再利用三峽道特殊的地形,便將三萬前軍困死在三峽道上,三萬前軍最大的敵人不是荊襄軍,而是他們自己,他們只有幾天的糧食,能支撐多久
兩天后,李偵和杜清率領三萬大軍抵達西陵峽的出口下牢鎮,隊伍行走在只有一丈寬的山道上,再走兩里路就進入開闊地帶,那邊就是下牢鎮了,然后再走五十里就抵達三峽道的出口夷陵縣。
但下牢鎮這里有一處極為險要的地形,那就是有一段長約一里的棧道。
這時,杜清已經感覺到有點不妙了,他們一路經過的十幾個村子都沒有一個人,糧食、牲畜什么都沒有,很顯然都被轉移走了。
如果說他們得到消息,自發地驚恐逃走也解釋得通,但總有點牽強,應該逃得不會那么干干凈凈,連一粒糧食都沒有留下,這點是最大的疑問。
所以杜清心中開始打鼓,但他又沒有證據,不能明著說出來,只能寄希望于拿下夷陵縣。
就在這時,前面士兵忽然大喊起來,李偵勒住戰馬喝問道“什么事喧鬧”
片刻有士兵跑回來稟報,“啟稟殿下,前方棧道沒有了,兄弟們無法前行”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