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右相韋見素和新任禮部尚書王縉也匆匆趕來了,李鄴給他們賜了坐。
兩人和高適打了招呼,便坐在一旁不再說話,他們顯然知道是什么事情,天子事先和他們談過了。
李鄴這才從御案取過一卷文書,韋皋連忙上前接過,交給高適。
高適接過文書慢慢展開,他愣住了,這份文書竟然是《開元雜報》。
《開元雜報》可以說是歷史上最的報紙,但它是一份通報,將每天的朝廷動態,比如天子旨意、任免名單以及奏章等等編撰印刷出來,分發給都臺的各地進奏院官員,進奏院官員又派人騎馬送往各州。
《開元雜報》可以說是大唐盛世的象征,但沒幾年便停止了,一直就沒有恢復過。
高適忽然明白了,天子是想讓自己恢復《開元雜報》。
“陛下是想恢復《開元雜報》?”
李鄴微微一笑,“也對,也不對!”
高適不敢說話,李鄴又緩緩道:“朕不僅僅想恢復《開元雜報》,更是要超過它,不管是給官員們看,也要給天下百姓看,
高適松口氣,看了一眼韋見素,韋見素笑著向他點點頭,高適連忙表態道:“卑職愿為陛下分憂!”
李鄴點點頭,“你聽朕慢慢說,你不要打斷,朕先把一些想法告訴你。”
高適連忙點頭,李鄴沉吟一下道:“首先是這份報紙屬于中書省,朕也會任命你出任諫議大夫官職,其次這是旬報,初定每次印刷一千份,朕希望內容要豐富一些,不僅有政論,還有文學,然后朕希望你多培養年輕的辦報骨干,以后為各種報紙的發行創造條件。”
李鄴說完,笑問道:“有什么想法?”
高適沉思片刻道:“陛下說的三點微臣都銘記于心,微臣只是在考慮印刷的問題。”
李鄴笑了起來,“這個問題王尚書會幫你解決,另外,有什么困難,有什么不解,可以直接向韋相國提出來!”
李鄴就是很明確地告訴了高適,韋相國是你的頂頭上司。
韋見素起身笑道:“高使君跟我們走吧!我們去官房好好商討一下具體辦報的事情。”
李鄴是天子,他只管方向,具體怎么做,那是
辦報是李鄴早就想做的事情,在蘭州金城他就在考慮了,當時是想讓李白來辦報,后面這個計劃取消,并非是李白能力的問題,而是李鄴發現它是一把雙刃劍,傷人更傷己,簡單說,如果當時朝廷跟他學會了辦報,那么憑著朝廷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小小的河隴節度使肯定會在輿論戰中被打得落花流水。
尤其朝廷動用輿論的力量狠批河隴軍對巴蜀和關中的占領,很可能就不會有現在了。
所以在想通這一層后,李鄴果斷放棄了辦報的想法,改成讓李白去蜀中辦學去了。
現在辦報的時機已經成熟了,李鄴和政事堂商議時,一致想到了恢復《開元雜報》,《開元雜報》不僅是大唐盛世的標志,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溝通朝廷和地方,讓地方官府能更好的了解朝廷的動態,從而加大朝廷對地方官府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