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老師這邊結束之后,郭思楚也直接唱了一段onenightbeijg,說了是邊浪寫的,還沒發布的新歌,這等于給邊浪又新開了一個沙坑。
在能來參加的節目的,沒有誰是傻子,就算稍微反應慢一點的,有前面這些人打的樣,等輪到自己的時候也知道依葫蘆畫瓢。
就算是最不熟悉邊浪歌曲的那位小花,也唱了首蟲兒飛來保證了隊形的一致。
但是現在邊浪好好琢磨下來,這事對他還是和節目來說,真就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播出之后稍稍不注意,節目就會被輿論帶到劇本感這種貶義評價的漩渦中。甚至有些人在把節目的投資方查清楚之后,邊浪都會被人罵。
和他真的在作品上有交集的這些人自然無可厚非,作品質量放在那,就算是丁太升穿越過來,也只能捏著鼻子說一句“沒毛病”
至于老羅和刀老師,這兩位的輸出也是立得住的,劉小奎之前就把人設打造成自己的掛件了,所以也沒什么可說的。
但是沒交集的那些,到時候展現給觀眾的就只剩下刻意這兩字了。
況且,邊浪覺得要是照這么錄下去,這節目絕對要黃
他也得跟著被罵上熱搜
所以,接下來邊浪這代表作的選擇,是要慎重一些了。
要是站在別人的角度上來看,可能是無地自容、新長征路上的搖滾等等,但是在邊浪自己心里,這代表作的定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代表作那當然是上輩子自己樂隊的那些歌曲了,可是這時候拿出來,情景和氛圍都不契合。
那么最適合當下的代表作這個定義的,大概就只有兩個選項了,第一那自然是節目的主題曲,代表了節目也代表了自己。
第二,因為節目有個出發點就是宣傳螞蟻窩,甚至是可以把這個范圍給擴大到整個滇省,既代表家鄉,也代表自己。
想來想去,既然在節目上還是以節目為主就好,倒也不一定是主題曲,做宣傳曲也行。
原地球節目上用的什么歌,邊浪是真的一點印象都無,他現在想來很有可能就是節目中某嘉賓為此寫的命題小作文。
到了他這就變成一個很有意思的選擇題了,社交試驗這種很開放的話題,其實很難用某種形容詞來定義他的性質。
如果硬要給他一個大標簽的話,那大概就是交朋友了。
但其實邊浪看了三季下來,這個節目其實更多的內核,是自我發現和客觀認同的一個過程。
有的嘉賓上了節目之后越來越好,有的人可能因為很多因素,也墮入過深淵。
有人在自己的舒適區里獲得了別人的認同,有人在走出舒適區后也獲得了成功。
所以,邊浪覺得這節目其實核心還是看自己怎么悟。還有能不能放下各種完美人設的包袱,在這個節目中做自己。
畢竟,完美人設再牛逼,觀眾們也會有看膩的一天。或者說演著演著,自己就把自己都給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