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劉遙團隊的人疑惑再大,邊浪的歌聲也沒有就此停歇。
就在已經習慣了這起起伏伏節奏的樂迷們,正準備接受新一輪的擺布時,邊浪卻如復讀機一般,在一段小段間奏之后,低聲循環起了之前副歌的最后兩句
“我飛來飛去,我飛來飛去,我飛來飛去,像一只小鳥”
重復的吟唱,仿佛是在積蓄能量,又仿佛是在提醒所有人“現實就是如此無奈。”
劉遙在聽彩排的時候,更多的是在聽邊浪的旋律和編曲上的一些讓她更夠學習的東西,歌詞反倒是沒有多少在意。
但是現在聽過了這真實、純粹的萬人吶喊,才讓她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這個詞中蘊含的力量感。
回想了一下后面的歌詞,她真覺得單飛之后,在公司高壓之下為迎合市場做出來的這些音樂,雖然叫好又叫座,但也只是流行而已。
而邊浪此時這首歌,用流傳來形容它以后的生命力也絲毫不為過。
劉遙的認知中,流行這東西終究只是一時的,能不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變為流傳,那完全就是另外一個維度的事情了。不僅需要歌曲本身的質量過硬,同時也需要一定玄學的成分在里面。
而邊浪這首歌,劉遙覺得僅僅就質量來說,或許就能把玄學的那一部分因素給忽略掉了。
在邊浪這反復的,時高時低的吟唱中,滾石其他人也加入了一些布魯斯中常用的諸如“duda”這一類的即興哼唱。
讓這原本感覺是一個人的吶喊,有了一種一群人在一起反思的即視感。
也讓這首歌從聽感的豐富程度上,又提升了不止一個層次。
而之前一直身體都感覺無所適從的樂迷們,也在此刻起身跟著一起搖曳了起來。
有一位憋了一晚上的小姐姐,在搖曳著身姿的同時,已經想好了回去后在月亮組上要發布的內容
“要是找個能和滾石新歌小鳥這種懂節奏的男朋友,嘖嘖,升天也不過是日常”
小鳥這一段讓人琢磨不清到底是間奏還是尾奏的riff,終于在邊浪“吶呢吶吶”的即興哼唱和吶喊中之中,結束于大勇的吊镲聲中戛然而止。
然而,讓樂迷們驚喜的是,這首如羚羊掛角一般讓人捉摸不透的歌曲,又開始了新的篇章。
而那經常在邊浪歌詞中經常出現的,向上的、不屈的、獨屬于搖滾的精神,終于如約而至“我再也不想麻木,再也不想任人擺布,再也不想在謊言中,讓生命虛度
我們曾經流浪街頭,任寒風拍打著胸口,我們曾經握緊拳頭,在爭取著一點點自由”
這突然暴起的怒音,就如一聲響亮的沖鋒號,在提醒所有人“集中精神前方高能準備一起上”
果然,在邊浪的帶領和屏幕的輔助下,拓東體育場內,但凡是聽進去了之前那些歌詞哪怕一句的人,都跟著一起吶喊起來
“讓我們一起唱吧,唱一首自由之歌,讓我們一起飛吧,飛向天空
讓我們一起唱吧,唱一首自由之歌,讓我們一起飛
像一只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