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婷一聽,愣了一會在腦中把到時候現場可能會出現的場景給過了一遍,然后點點頭就出了排練室。
過了快一個多小時,陳淑婷的電話就過來了,讓邊浪傳個歌曲小樣過去。
邊浪這早準備好了,雖然不是最終的版本,但配合著歌詞已經能把戰斗民族在戰爭中的悲壯給體現的淋漓盡致。
而且這還是失真開足了的重金屬版,給人聽著就著熱血上頭。做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像某個年代聽到刀光劍影的小混混,提到刀就想上街去“讓我闖為社團顯本領,一心振家聲,就算死也不會驚”
秦大使當然知這一個月多月來滾石在歐洲鬧出的動靜,又聽劉大使給他打過招呼后,就想著滾石來了,職權范圍內的事情,能照顧就照顧一下,搞不好又弄出一首經典來,那他今年的工作履歷上又能添上一筆。
文化交流也是外交中很重要的一環,也是體現兩國友好邦交的一個體現。和平年代,比起經濟和軍事,文化交流一直都是放在明面上的。
可是當今天陳淑婷找上門來說出滾石的訴求之后,他就有些疑惑了。
這事說難難,說簡單也簡單。
那喀秋莎的火箭炮發射車,現在雖然現在已經都退役了,不是放博物館里放著,就是在軍備倉庫里面鎖著,但終究是軍事物資,要借用的話總得有個強有力的說法,他這事才能去想辦法。
要不是他看過滾石柏林現場那震撼的場面,可能當時就婉言拒絕了。
但當陳淑婷把喀秋莎的歌曲小樣給他聽了一遍之后,饒是作為外交主官多年已經習慣寵辱不驚的他,心中也是不免要給邊浪叫聲好
而且這還不算完,當陳淑婷把國際歌的小樣又給他聽了之后,這位已經年過五旬的大使看著手機上的歌詞,摘下眼鏡道“陳女士,滾石樂隊要是早生個幾十年,恐怕就是要紅透整個蘇維埃的存在啊”
陳淑婷聽了先是一愣,想明白了之后也是跟著附和道“那還真是,這兩首歌要是放在那個年代,還真是能紅透整個蘇維埃”
要不是面對大使,陳淑婷最后一句話就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隨后秦大使打了幾個電話,然后就安排使館的工作人員帶陳淑婷到另外的休息室等著。
沒過一個小時,幾名穿著大衣帶著皮帽子的戰斗民族就走了進來。陳淑婷看其中那唯一的女性,大衣肩膀上還有肩章,心中都驚了一下。
見工作人員起身,她也跟著起身。
等工作人員嘰里咕嚕的和對面說了一通俄語之后,才對陳淑婷道“陳女士,這位是伊辛巴耶娃,職位相當于是國內文工團的團長。”
聽到這介紹,陳淑婷精神一振,上前就和人用華語打招呼道“您好,伊辛巴耶娃女士,很高興見到您。”
伊辛巴耶娃用俄語打了招呼之后,就對工作人員用俄語嘰里咕嚕的又說了一通。
等工作人員翻譯完之后,陳淑婷就知道這事成了。
對方的意思是,手風琴手和喀秋莎的火箭炮發射車都沒問題,但需要滾石演出的時候,帶他們文工團的女歌手唱其中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