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結束,在一浪高過一浪的呼喊聲中,邊浪拿著麥克風向現場的樂迷介紹了兩位俄國的老藝術家。
聽到兩位的身份是國家隊成員,臺下的樂迷也都是為之一震,然后報以熱烈的掌聲回應。
國家隊這種存在,不管在哪個國家都是一樣,平時名聲不顯,但當她們跳躍到大眾圈子開始跨界的時候,總能第一下就驚艷眾人。
跟著鼓掌的伊辛巴耶娃,此刻臉上也是臉上帶笑的對秦大使說了一聲“謝謝”
秦大使也笑著回應道“這都是邊浪的功勞。”
至于此刻小破站的直播間內,彈幕的風向全是在狂吹搖滾和革命的關系了。
之前邊浪出新長征路上的搖滾的時候,就有人說出了“革命本身就是一件很搖滾的事情”這種言論。現在國際歌和喀秋莎的搖滾版一出,類似的話就又開始出現在了評論區里面
“搖滾和革命還真配,聽著這歌喝著伏特加上前線,打鬼子簡直不要太爽”
“邊浪是懂革命的,這紅色搖滾玩得真叫一個前無古人后有來者也難匹敵”
“這t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搖滾”
“哈哈哈哈社會搖”
“好是好,可這喀秋莎終究是外國題材,要是能有個國內題材的那就更好了”
要是邊浪看見這一條,那高低得給他安排一首白樺林悲是悲了點,但凄美是真凄美。
而不知何時,彈幕中已經混進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語言
俄語“Дa3дaвctвyetkachыnok”
英語“ongiveredrock”
意思都是一個“紅色搖滾萬歲”
俄語的那是沒到現場的華夏留學生翻墻觀看之后,給同樣沒到現場的蘇國拉進來的。
至于英語的,那就是airi門店現場直播的功勞了。他們不僅在現場直播,還把直播的鏈接分享給了駐足觀看的顧客和路人。那些有能力的自然就順著網線找過來了。
隨著兩輛發射車緩緩退回帳篷,邊浪和砥礪也回到了舞臺上。
這一連兩首和蘇國有關的歌曲一出,樂迷們也開始期待下一首歌還會不會繼續和蘇國有關。
自然滾石也沒有讓特么失望,只見邊浪掏兜拿出一副蛤蟆鏡帶上,就沖鍵盤位的華顏打了個響指。
隨后,舞臺上的搖頭燈齊齊開始工作,五彩的燈光在華顏那電音鍵盤的節奏下,一下子就把眾人給帶回了那個思潮涌動的瘋狂年代。復古的dis曲風一出,臺下的樂迷就開始在這一片斑斕之中扭動起來腰肢。
和之前兩首的高燃不同,手扶拖拉機斯基的前奏一出,給人的感覺就是放松
“bj開往莫斯科的快車,越過西伯利亞伏爾加河,穿過施華洛奇的森林,來到迷幻的克里姆林宮”
邊浪一開口,面對舞臺背后的克里姆林宮紅墻,對著看字幕的伊辛巴耶娃瞪大眼睛就向秦大使問道“秦先生,邊浪這是要給我們莫斯科人民送多少份音樂大禮”之前秦大使找她就是為了幫滾石找手風琴手,所以這首歌的歌詞并沒有給到伊辛巴耶娃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