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這些u主的認知里面,電吉他這種樂器就是燃和噪音的綜合體,沒想到這樂器到了砥礪的手中,這就變成了一件可以模仿動物聲音的樂器。
尤其是那些音樂博主,他們雖然無法預估這歌發明創造最后會開出怎樣的奇葩,但是絲毫不妨礙他們覺得這就是一門可以有開宗立派潛質的絕世武功
這話要是給邊浪聽了去,他高低得給這些沒見過市面的小u主普及一下,模仿動物叫聲還是太弱了,原地球華夏那些腦洞大開的樂手們,甚至可以用電吉他和貝斯彈出代兒化音的國粹“”
這一聲石破天驚的馬叫之后,華夏民樂的十八班武器就開始齊齊上陣了。
二胡、竹笛、古箏、琵琶、揚琴、大鼓齊齊上陣,在二胡的連頓弓和砥礪的點弦的帶動下,這段f宮d羽調六聲音階,透過這些不同跨度的音程上下跳動、連續快速的律動音型、以及細致的節奏處理,在開闊奔放的強音和急促有力的音型的背景之下,一幫樂手通過節奏壓縮,構成級進的、迂回環繞的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律動。
并以模進方式進行變換,帶有流暢的旋律性的運動感,開門見山地把賽馬場上群馬飛奔,熱烈歡騰的畫面呈現在聽眾的腦海中。
就算沒有報出這一曲目的名字,也不會有人聽錯
這時候,在驚訝之余的u主們都用疑惑的目光看向那些音樂u主,期望他們給出一個答案。
而這一次,就包括之前認出酒狂的民樂u主在內,都是默默的搖了搖頭,表示他們從沒聽過這一首曲子。
那就證明這一首曲子是邊浪的原創
為什么不能是滾石樂隊的其他人,那是因為在他們固有的概念里,滾石樂隊的作品到目前為止,詞曲都是邊浪已一把抓盡管現在在演奏的是砥礪,但他們絲毫不會懷疑這是出自邊浪之手的作品。
現在臺上這些音樂手是托唐喬的關系找到的,他們一脈同枝全部出自閩南民樂團,都是之前團里比較拔尖的那一撥年輕樂手,只是有點不喜歡編制下的樂團管理氛圍,就約著出來自己組建了一個小型的民樂隊名叫英歌樂隊。
平時他們演出比較零散,也會和唐喬一樣有單獨出去給人配樂的活,在華夏跨年這種節點上,民樂這個表演項目在各大晚會上,不管多少都是一定要有的。他們英歌樂隊自然也收到了不少的演出邀請。
但是一聽唐喬說邊浪要找他們合作,都沒開會商量樂隊眾人就直接點頭答應了。
等拿到了曲譜之后,他們為了能更好的呈現出這一新曲賽馬,還推掉了幾場演出。
尤其是現在正在和砥礪互飆的這位女二胡演奏家,更是倒著時差的和邊浪視頻了好多次,才把噴弓、顫指音、連頓弓、撥弦這些演奏技巧融合進編曲里面,達到了邊浪想要呈現出來的效果。
在這整一個交流的過程之中,邊浪對于二胡各種音色的了解和一些她之前沒仔細研究過的可能性,也是讓她這個專業的大吃一驚,也是她第一次對一個搖滾音樂人產生出敬佩之情
當時她就在想,等節目播出之后唐喬看到了,會不會后悔沒有接下這個活。而此時已經沉浸在演奏中的她是愈發的篤定唐喬會后悔
此時的砥礪,感覺就像是一個被這輪戰術給圍住的武林高手,只憑借手中的一把吉他,在其他的各種民樂手面前來回游走,贏戰比拼。
不管是二胡還是古箏、笛子或是楊琴,他都能從容不迫的應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見招拆招
在樂手們各顯神通呈現出來的歡騰氣氛中,全曲在第10節放棄了主音,用節奏停頓來了一個開放式的結束,賦予了這首樂曲繼續前進的動力,而且自然地引出了下一段的華彩。
然而這驟停的頓音之后,民樂團中的兩位琵琶妖小姐姐其中的一位,快速撥出兩下“當啷啷當啷啷”的琵琶聲,似乎是對砥礪手中的吉他發起了新一輪的挑戰。
現場的民樂u主一聽這兩下前奏,就知道是換曲目了,而且還是他們很熟悉的琵琶曲十面埋伏
然后砥礪把電吉他往身后一甩,琴頭向下的背著電吉他走向了用支豎在舞臺中央的ovation豎琴吉他。
豎琴吉他是在吉他原有六條弦的琴頸旁再另加一根支架或將音箱延伸,加上數條開放弦以擴展低音音域范圍的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