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歌持續了好幾遍,在不斷加快的速度中終于結束。
很聽眾還沉浸在“誰與我生死與共誰與我生死與共”的精神共鳴中,尾奏在砥礪主音吉他的高失o帶領下,繼續給這首歌增加各種各樣的buff。
沿著唱譜而來o,感覺就像是把邊浪這個主唱換成了電吉他,用一浪高過一浪的音符在反復唱著副歌。
琵琶精小姐姐在這其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反拍的同速o,感覺就像是給砥礪的主音吉他在唱合聲一般,讓這一段尾奏聽起來既增加了層次感,又沒有把國風元素給丟掉。
聽過夢回唐朝的都知道,滾石在民樂和搖滾融合上的造詣。
但夢回唐朝那一耳朵就能聽出來那爆裂的金屬風格,有些人聽眾拋開愛國這層濾鏡之后,聽起來確實會一些不適應。但是這首刀劍如夢就完全不一樣了,耳感沒有夢回唐朝那種暴烈,詞也沒有夢回唐朝那般恢宏,不過卻比夢回唐朝更容易得到普通樂迷的青睞。
定下滾石江湖這個主題之初,邊浪在選歌上糾結過一段時間,“江湖”二字對每個華夏兒女來說都有一種不可割舍的情愫在里面,而且每個人眼中都有他不同的含義。
有人眼中的江湖可能是“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的青澀,也有可能是“一心振家聲,就算死也不會驚”的義氣,亦或者是“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的豪氣干云。
最后選了刀劍如夢,那是因為他記得原地球有位媒體人對這首歌的評價是“周華健一開口,便是一整個江湖”
這首歌在原地球被翻唱的次數邊浪覺得不會低于4位數,其中能被他記住的只有兩個,一個是譚老腔改的版本了,被稱為經典“粉碎機”的她,在某大型晚會上,又一次不負眾望的讓觀眾們看到了唱功和改編能力這兩東西并不相通。
邊浪之所以記得,一是因為看的時間距離太近了,二就是因為難聽了。用黑刀老師的話說就是“這完全就是給這首歌找別扭,給觀眾添堵,非常不好聽,讓人嗅不到一絲原作的味道”
另一個是吳彤大佬改編的版本,被稱為藝術家的吳大佬功力不用多說,把這首歌給唱出了另外一種氣勢。邊浪這一版的改編,就是在吳彤大佬那一版的基礎上繼續改出來的。不管是副歌前置,還是簫聲前奏都是以吳彤大佬的改編版為框架的。
而且吳彤大佬和機長一樣,都作為“武器大師”在小破站上展現過自己那一手吹功的風采。關鍵他不僅僅是吹得厲害,作曲和編曲的功力是那也絕對是一流的存在。畢竟格萊美可不是野雞獎項,雖然不是個人獎項,但能上臺領獎的含金量那也不是蓋的。
說到這位大佬,那就不得不說一下輪回樂隊了,這也是原地球華夏搖滾史上,早期唯二的一支全員科班出身的一支搖滾樂隊。
除了吳彤之外,樂隊的主音吉他手趙衛也是個大佬,別的不說就光是少校軍銜退役這個頭銜,那都是圈里獨一無二的那一份。同時,他和吳彤一起都是是首上央視春晚的搖滾人之一。
再說吳彤,作為輪回的樂隊的一代主唱,同時期的搖滾圈里他和竇仙是公認的唱功最強兩人。
吳彤那一嗓子“怎么忍心讓這樣愛你的人再流淚,怎么忍心讓所有快樂都不屬于我”著實讓很多70、80都是記憶猶新。
但自從吳彤加入了馬友友的絲路樂團吹蘆笙之后,他和樂隊的關系就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了。直到04的時候,赴美演出的他被樂隊給“開除”了
后來輪回也學著黑豹那樣全國找主唱,然后就找到了吳鐵花這個“已無假音”和高音區的“雙音”的標志性女主唱,不過后來還是被開除了,最終換成了趙航。
從此這支輪回樂隊感覺就沒多少人還認識了
盡管落寞了,但是吳彤時期輪回樂隊的歌還是很能打的,就像比如滿江紅,還有被邊浪選作為滾石江湖最后一首歌的
bj,耿榮再次按下暫停鍵,沖刀劍逍遙錄的幾個主創激動的說道“聽到沒,聽到沒,這就是我想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