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是在酒廠國際藝術園,這地是朝陽區釀酒廠重新規劃后建立的一個藝術綜合體。
看著這基本是和視覺藝術相關的產業布局,邊浪就好奇的問老板“邱總,您怎么不去百花胡同那邊呢這清一水的畫廊里面混你一個琴行進來”
說到這,邱總就感覺是被人戳中了疼處,嘆了一口氣之后才解釋道“我和這邊簽約的那會,房租老便宜了,合同一口氣簽了10年,然后投進去一大筆裝修費”
后面不用說,全是因為不扎堆帶來的各種不方便,和裝修投多了又不舍得走的無奈。
等到了店上,邊浪著實被這個倉庫店給震驚一下。占地1000左右的廠房里,改造出來的墻面上全是各種fender。
要說全是什么限量版什么的那完全扯不上,主要是因為這數量太多了,邊浪目測這至少有上萬把琴一起出現的場面,除了震撼之外真找不到什么更合適的詞語來形容了。
“砥礪哥,要是彈指之間在這錄,那得多牛逼”邊浪也是有感而發。
聽到這話,砥礪不置可否的說道“那是,不過這聲場要怎么布置,絕對是個頭疼事這t要是我的地方該多好”
邱總也是個腦子轉的快的,聽了邊浪的話,當即就順著桿子往上爬“那要不砥礪老師的簽約儀式我們就那么辦,費用我們fender全權負責”
要是之前,邱總絕對沒有那么大的底氣說出這種話來,但是現在嘛就算他不主動,總公司也絕對要逼著他往前沖
“我覺得可以”砥礪還沒回答邊浪就幫他答應了。
見事情有的談,邱總就開始繼續輸出了“既然兩位老師同意的話,那這邊就讓活動公司那邊出方案去了對了,邊老師,這是總部那邊給您郵寄過來的配件,你在這查一查,要是沒什么錯漏的話,我就安培給您發春城去。要是看了還缺啥的,那我就在這一并給您配齊了”
這是邊浪在歐洲時想起要復刻frae,然后就把記憶中所需要的各種良品配件型號告訴了fender工廠那邊。
那邊聽說邊浪要自制吉他,非但沒覺得這事是天方夜譚,還特別讓專人負責這個事情。
這會距離邊浪提要求已經過去一個月多,他自己是回國后忙得都把這事給忘記了,沒想到配件就已經到了國內了。
到了一間單獨的倉庫內,邊浪看著那個木架都還沒拆的長條箱就問邱總道“就一點配件,用不著打那么大一個木箱吧”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邊老師你照著清單自己對一對,我先帶砥礪老師去挑琴,有什么需要你就隨時叫我”
“行,你們去吧,這里我自己弄就行”
說完邊浪拿起放在旁邊的羊角錘,就開始解固定住木架的鐵件。
等邊浪把外箱拆開露出里面的瓦楞紙箱,已經是半小時之后的事情了,等拆開紙箱看著那疑似放著清單的信封,邊浪才一屁股坐地下,拆開看了起來。
這信封里除了清單之外,還有幾份各型號電吉他圖紙,以及一封手寫的信件。
邊浪不是很在意的把信件往兜里一揣,然后就著清單開始對了起來,然后他就發現除了他需要的那些東西之外,還有兩套完整的雙搖fender從琴頭到琴身再到琴弦的各種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