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樂迷吶,有些時候就是那么的可愛。
聽著談笑這不帶一點雜色的童聲,他們心中那些音樂鄙視鏈什么的,就蕩然無存了。
自然,更不會有人去說邊浪為什么要把時間和精力花在一個10歲的小孩子身上。
特別是周坤身邊那幾位,都覺得這聲音好聽,和這首歌就特別搭。
邊浪沒有下臺,就這樣站在舞臺邊上,感受著時空交迭給他帶的獨屬于他自己的那一份,無法與他人分享的沉浸感。
他對于自己10歲時候的記憶已經不是那么很清晰了,但他大兄弟給女兒寫的這首歌,就像歌名一樣,把長大這個動詞用豐富的身邊事給填滿,將10年這個3000多天看似很長的時間線,用幾百個就給寫通透了。
一天天這個迭詞,模糊了這漫長時間線的概念,但是卻是一種極度生活化的表達。
邊浪把這首歌作為簽約禮物送出之后,談笑小朋友每天放學后,都會跟著談穎來公司“混”排練。
雖然邊浪并沒有做什么特別的安排,但像蘇闞、木棉、大勇、砥礪、董佑邊他們,都會主動去看看樂譜,給小姑娘充當一下伴奏。
所以在進副歌前,大勇就進入了鼓手位,木棉也背上貝斯。
在談笑唱出:“我要把成長寫進我的日記,把我的煩惱全部鎖進抽屜,知了告訴我所有夏天里的秘密,你知道嗎你知道嗎……”的時候,兩人就流暢的加入了進來。
當吹著布魯斯口琴的董佑邊也加入了之后,讓原本以為這就是一首很普通的兒歌的在場眾人,聽出來了這背后布魯斯音樂的底色。
而且后面那一段間奏起,砥礪配合談穎彈出那段布魯斯味十足的solo,現場家里有孩的人都集體慕了!
尤其是那些當爹當媽的樂手,直接在心里開始嘀咕:“這樂手配置,算是個小滾石了吧,等發歌了那還得了!”
“不行,回去我就把今晚的視頻給我那不爭氣的兒子看,我彈吉他也不比那拉馬頭琴的差啊,怎么就沒那么個爭氣的孩子!”
這話落到了周坤的耳朵里,就得到了一句最正確的反饋:“你吉他彈得好有個屁用,關鍵是得簽了滾石,有邊浪那么一個跟怪物一樣的叔!”
這一語驚醒夢中人之后,估計陳淑婷今晚的業務量又得增加不少了。
“我要把快樂貼在我的墻壁,我也會傷心默默獨自哭泣,花兒搖擺著那些最珍貴的回憶,我記得啊……我記得啊……一天天我們就長大……”
當談笑的歌聲和蘇闞的琴聲同時收尾,滾石音樂的第二個兒童歌手,就在這不經意間完成了舞臺首秀。
看著談笑大大方方的和臺下的樂迷們鞠躬致謝,回應她的是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拋開邊浪這個詞曲作者的光環加成不說,這首《一天天我們就長大》在兒童歌曲里面的質量,完全對得起這掌聲和歡呼聲。
不管是在水藍星么,還是在原地球,邊浪都覺得這首歌應該被更多人的人聽到和傳唱。
他希望這一點星星之火,能夠拜多少對兒童音樂的市場產生一些改變。
不管是對兒童的音樂審美,還是對家長對于孩子音樂教育的投資,都有正向且積極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