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調侃一出,瞬間就引來了全場樂迷帶著善意的噓聲。
這一句話,同樣是引得
“打住啊,胡塵早和我說了,今天云人物!”
因為刺猬嚴格意義上說,也就是在跨年演唱會上唱過一首《火車駛向天外,夢安魂于九霄》。
等木棉和蘇闞過來了之后,羅林的串場詞也快結束了。
“嗯,我也不瞞著你們。刺猬這只樂隊,等找到了合適的,聲音中少年感特別強的人,我就會把主唱的位置給讓出來。到時候這只樂隊就給你當隊長了……”
這條路走到最后,他是不可能所有歌都把著自己來唱,到時候幾十支樂隊拉起來,全是他自己在主導的話,那他得累死。
為了稍微區分一下樂隊,四人都戴上了方框的大墨鏡,準備上場!
等羅林喊道“刺猬”的名字時,帶著墨鏡的四人上場。
閑扯了兩句,叮叮才把話題給拉回來正軌上:“浪哥,一會開場這就要像你說的那樣?”
大部分的樂迷和圈內人,都沒太在意過到底是什么風格。
只有劉紫陽這個開始逐步接手公司部分制作工作的,才會給那首歌下了一個是indierock和grunge融合的結論。
而事實上,在原地球的刺猬的音樂風格也是個相當捉摸不定的樂隊。
他們的創作包括indierock(獨立搖滾)、alternativerock(另類搖滾)、noiserock(噪音搖滾)、noisepop(噪音流行)、janglepop(合成流行)、psychedelicroeo-psychedelia(迷幻搖滾/新迷幻)、grunge(垃圾搖滾)等……
但邊浪個人覺得,他們主要的偏向還是noiserock和grunge。
不得不說博軒那時候的刺猬,編曲能力和演奏能力單拉出來真可以站在頭部的行列。
還是摩登同事的時候,對于大家詬病子健的唱功,邊浪還和他開玩笑說:“我覺得你們直接搞后搖算了,省得你一開口就把一線給拉成三線!”
當時還靠著苦逼程序猿工作生活的子健,差點就為了這話氣得背過去。
不過事事沒法完美,邊浪覺得在水藍星,找一個和子健聲音差不多的也就行了,唱功這事有以后的滾石音樂學校,他不用太擔心。
羅林聽完想了兩秒鐘,然后笑道:“在我們華夏,做搖滾真的是不容易,希望你們滾石音樂手下的這些樂隊,都能和你們滾石樂隊一樣,有機會能走到國外去。”
這話背后有點隱喻,在場的這些樂迷也是深有體會。
怎么說呢,在搖滾樂最輝煌的那一波過去之后,搖滾樂所代表的不再是音樂先鋒,不管是玩搖滾的還是聽搖滾的,在很多正常人眼中都被看成了異類。
邊浪上輩子聽過最夸張的一件事,就是一個聽搖滾的外科醫生,在不經意間被同事撞破他在聽林肯公園之后,不到一個月他就被調崗到了康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