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級別的樂器演奏現場,他覺得就算是四位數的開票價,那也是絕對超值。
“什么時候能和這種樂隊合作一把就好了!”身后跟著的二線男歌手囈語道。
戴勇笑著沒說話,往前擠了幾步,找到一根柱子穩穩靠住,然后伸手接上過路的服務員遞來的一瓶稀比奇。
看著砥礪那幾乎是無影的雙手點弦,他突然覺得自己當年選擇離開搖滾是對的,畢竟按照他的天賦來說,可能終其一生也趕不上臺上這三位的三分之一。
但同時他也有種失落感,因為要是他沒放棄的話,可能今晚的舞臺上也能有屬于他戴勇的一塊角落吧。
唱了那么多年的流行歌,現在臺上幾人對音樂那種純粹的熱情,是他想有卻可能再也找不回來的東西。
會把這兩對門的演出拿來做比較的可不止有他戴勇,很多做音樂相關的媒體工作者都在時刻關注著。
在圈外人看來,這兩場根本就不算正式的演出沒什么特別的地方。
但在圈內人看來,這或許就是流行音樂圈第一次和小眾的搖滾叫板。如果流行音樂在各方面的數據上都輸了,那么是不是就意味著華夏樂壇的格局發生改變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很多從業者和媒體人還是很樂觀的,畢竟在他們看來搖滾這次已經是出動了半壁江山的陣容,而繁花這種在圈內的二流公司,手底下那幾個歌手能算老幾……
不過當有人把第一波的數據爆出來之后,他們一個個都覺得遍體生寒!
“1比31的差距,吳雋逸好歹也是個二線歌手啊,這盛開樂隊算什么……”
“而且人家是在小破站,繁花這邊在dy還投流了!”
“這個賬不能那么算,搖滾樂隊和明星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不就是有邊浪的加成么,去了邊浪我看他們還有那么高的收視率?”
就在砥礪一段雙點弦和鼓手一起寸止在5分20秒之后,張霆控制著合成器終于放出來這首歌的最后一段。
靜謐、幽遠,就像是剛參加完一場葬禮之后的沉默。
而結合《春蠶》這個名字,現在小破站的彈幕上全部都在飄紅一句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終于,在張霆一聲“謝謝”中,《春蠶》算是絲方盡了,但淚卻未干。
丁彤他們幾個都是眼含熱淚的過來和邊浪與砥礪抱了抱,同時幾人都向邊浪說了一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