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四天,邊浪就帶著錄制《一無所有》所需要的所有樂手來到了錄音室。
同時,裘駱也帶著拍攝團隊一起跟來了。
按照邊浪的意思,這首歌的整個錄制過程的花絮,就當是這首歌的v了。
而裘駱的想法卻不止于此,他想的是做一個系列的滾石音樂紀錄片。
這次這個,可以作為一個倒敘故事的開頭。
《一無所有》這歌,一大幫人已經練得差不多了。
基本上每一個位置的樂手,都算是華夏搖滾圈里的中堅力量了。
老吳和輪子稍微差一點,但是這兩人屬于勤能補拙的類型。
這幾天的排練,除了大家一起的合練之外,這兩下來自己就沒閑著。
就這首歌的演奏部分而言,邊浪覺得他倆的水平國內那些知名的管弦樂手和民樂手了。
雖然是要拍錄制花絮,但這一幫搖滾人,也沒有特別注意自己的穿著打扮。
就平時什么樣,今天還是什么樣,就是主打一個真實。
這看得來拍攝的攝像都有些差異:“老裘,你們這些玩搖滾的怎么就那么隨意啊,好歹上個高光涂個唇膏什么的。氣色也好點啊!”
“咳!這是按紀錄片的路子走的,又不是上臺,用不著!”
“倒也是,和明星愛豆始終不一樣。我跟你說,上個月我拍了一個小花的訪談,光是找角度打光就折騰了一個小時。人家說只能拍側臉的角度,伊利靜老師直接就等煩了,開篇第一句就問:你還那么年輕,就有容貌焦慮么?”
“話也不能那么說,人家就是吃這碗飯的,你要給人拍丑了人家粉絲也不答應啊是不?他們其實活得真挺累的,要是后面轉型不成功,那么花期就是這幾年,不趁現在多撈一些,以后用什么來維持這種高品質的生活?”
兩人又聊了幾句,奧拉夫就進來了:“裘駱,控制室里面伱是怎么安排的?”
“控制室兩個機位,一個拍你,一個定點機位對主控臺。錄完之后,我想給你做個后采。”
“好的,不過我的華語可能還不太能流利回答你所有的問題。”
“沒事,能說多少說多少,后面我加字幕就好。”
沒過多一會,準備差不多的邊浪他們一群人也進棚子了。
攝像師雖然嘴上沒說,但是心里就在嘀咕:“這幫人在鏡頭里氣場是真t太足了……”
……
與此同時,那些沒有準確消息的娛樂公司,在等了滾石幾天沒見一點動靜之后就開始都按耐不住了。
紛紛開始把自家藝人的歌上傳音樂平臺,然后各種宣傳資源就開始不要錢一般的往上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