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邊浪后來按照藍團配置給自己制定的大滾石樂團計劃的其中一部分。
雖然現在滾石還達不到人均音樂家的地步,但是邊浪希望用個幾年的時間來打磨,讓最后這支滾石樂隊
如果在滾石音樂學校建起來之后,利用本身教職人員和學生資源的便利,再弄一個小型的交響樂團、民樂團跟合唱團,那到時候滾石開個巡演,那就真是國內頂配了!
話題再回到這首歌本身,許少年之所以能寫出這首爆火的大金曲,很多的養料都來自于他在抑郁癥之前的經歷。
他大概在十八九歲的時候就開始在全國各地到處跑演出,走穴賺錢。為了堅持自己的音樂夢想,為了“飛”樂隊,許少年還放棄了四醫大的文體特招的名額。
但后面隨著這樂隊的解散,之前那個唱《夸父》的許少年再也找不回來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青鳥》和《兩天》。
也就這兩首歌,讓他在bj的音樂圈站穩了腳跟,成為了當時和鄭鈞張楚他們差不多一個級別的音樂人。
后來寫出了《執著》,火遍了大江南北!
然后就有了《我的秋天》,著這種絕望到了骨子里,卻又充滿了力量和希望的歌。
就像許少年自己說的,他寫歌基本是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所以從十八九歲寫到了而立之年,就有了第三張專輯中的這首《完美生活》。
那時候很多之前不聽許少年的歌的,把《時光丶漫步》這張專輯歸為是民謠風格,可誰能想到一年后這張專輯拿了音樂風云榜最佳搖滾專,里面的那首《禮物》拿了最佳搖滾歌曲,和年度十佳金曲!
邊浪記得有個樂評人是如此評價《完美生活》這首的,今天就正好一并說出來,就當是給那些當新歌聽的人,做一個簡單的講解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年少熱血的時刻,那時天不怕地不怕的懷揣夢想上路,只為了自己心底的那個理想世界。多年以后或小有所成,或忍痛放棄,但在青春的歲月里都留下了珍貴而難忘的回憶。
歲月總是為我們開一扇門,又關一扇窗,但無論怎樣,這都是生命賜予我們無法復刻的青春,無論悲喜這都是我們不可重來的《完美生活》。”
聽邊浪說完這話,現場就爆發出來各種掌聲和歡呼聲。
青春和夢想這些詞,別說是玩搖滾的了,就算只是個普通文青,被框進里面去之后,都是要被感動或者自我感動。
更何況是這些把青春都全獻給了搖滾,然后落寞散場的搖滾人。
滾石全員上臺之后,先是湊在一塊說了幾句,就見幾人紛紛點頭,然后就回到了各自的位置上開始調試樂器。
然后邊浪又通過麥克風,把孔亮給召喚上來了。
作為簽到滾石之后第一次在公開場合現場演奏,孔亮是興奮的。
不管是打擊樂也好,架子鼓也罷,能剛過來就跟著滾石演新歌,這待遇滾石音樂旗下別的鼓手可沒有。和大勇快速對了一下節拍,孔亮就去到了打擊樂手的位置上。
此時夕陽已經全部落到了對面的山后,但漫天的紅霞卻把天空和湖面都給“燒”成了一團灼熱。
也就不知是哪位家屬回頭的時候被這美景給迷住了,不自覺的就說了一句:“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