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發生在第一次遠行去他鄉求學時,也可能發生在為了理想去他鄉奮斗時。
最要命的一點,就是很多人在當時那狂野心境的影響下,就完全忽略了人群中那顆破碎的心。
現在被邊浪的歌詞給點破,大家都不約而同的看向了自己身邊的那個人。
潘健虎想起了自己離開魔碟,帶著理想往西南走的時候,鄰桌的虎嫂從來都沒送過他。
而且每次都是振振有詞的說道:“你回來的時候我去接你,送這詞我總感覺有些膈應……”
那時候老潘就覺得有些不是滋味,雖然嘴上沒說過什么,但是心里多少是有些不高興的。
但這一刻他悟到了,如果讓虎嫂一個人在人群中感受那種心靈上的破碎感,是多么殘忍的一件事。
因為他回想起來,那時候他每次走都是滿懷斗志,回bj的時候都是被現實給拖得疲憊不堪。
而虎嫂那一句:“回來就好!”當時聽起來覺得很平常,但現在一想,潘健虎就覺得這簡單的4個字里面,所飽含的情緒好似如此的洶涌。
洶涌到他自己都覺得自己當時的做法有些自私了。
但虎嫂至始至終沒有多說過一句什么,就是默默的在背后支持著。
再看她現在舉著相機卻遲遲沒按下快門的樣子,潘健虎覺得應該慢慢在生活和音樂理想之間,找一個平衡點。
還有更要命的,那就是在場很多樂手,在這次往西南行來加入滾石的時候,在送別的人群中都沒有那個在人群中孤單的送行者。
可能在老一輩的心里面,搖滾樂這個東西真的不是一個很好的事業。
就像喜鵲的父母一樣,他們對搖滾沒什么特別的成見,但是他們擔心自己兒子、女兒的未來。
但是隨著滾石樂隊的崛起帶動了滾石音樂,乃至整個搖滾樂在普羅大眾的心中有了很大的改觀。
最直觀的就是收入和名氣的增加!
按照梁子現在自己在心里盤算的,要是到了明年年會,或許他就能說動家里的父母過來,然后買房在春城生活了。
由于這歌是第一次出現,間奏的時候兩個吉他手不管是主音還是分解和弦都不敢太過自由的去發揮,就生怕邊浪毀掉了這一場首演的經典程度。
而且這歌的和弦走向,也不是真很常見的,他們在即興的過程中就沒有其他那些主流和弦那么來的得心應手!
同時,這也是砥礪嫩個判斷出這歌也是和《藍蓮花》一脈同源的根本原因所在。
這是因為許少年歌的和弦走向很神奇,大部分流行音樂古典音樂都是從1(135)4(461)6(613)和弦開始的,偶爾會有2(246)。
但是他卻有很多歌是5(572)打頭,如說這首《故鄉》……
可以說在原地球各種音樂專家列舉的很多萬能和弦都沒他的這個,非常稀有和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