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現場的樂迷們就在猜測,邊浪這樂手也沒帶,要出新歌的話大概率應該是一首民謠。
但沒想到,邊浪居然如此接地氣的弄了一首民歌風格的出來。
不過之前在綜藝里面已經有前科的邊浪,現在唱這個倒也不算突兀。
至于那些不熟悉邊浪的食客,在用手機錄制的同時也在向身邊那些激動的樂迷詢問情況:
“這個人是誰?是個明星么?”
有位樂迷看提問的人年紀稍微有點長,想了一想之后就回答道:“《新長征路上的搖滾》聽過沒?”
見這人搖頭,樂迷想了一想又道:“好運來,祝你好運來!”
“哦哦哦!知道了,知道了,那個彩票歌!”
而給剛才臺上表演的三個彝族小伙子就更驚訝了,因為他們聽得出,邊浪唱的這歌的曲調,就和他們彝族的調子非常像。
等邊浪又唱了一句:“路旁的花兒正在開喲,樹上果兒等人,摘等人摘……那個塞洛塞,那個唉洛唉,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遠方的客人那,請你留下來……”
三個彝族小伙就已經敢百分百確定,這就是他們彝族的調子。
原曲《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是根據撒尼族民歌及素材創作的混聲合唱歌曲,由范禹作詞、麥丁編曲,創作于1953年。
撒尼族作為彝族一個分支,世代居住于滇省的石林縣。
1953年5月,范禹隨路南隊到了石林縣一個撒尼人的聚居村寨體驗生活。在白天,他們幫老鄉打麥子、放牛、種田,在晚上串寨子、收集民歌。
住地附近的男女青年晚上成雙成對地結伴與范禹等人聯歡唱歌。每到夜晚,點著蠟燭唱民歌的溫馨氣氛映在了范禹的記憶里。
在石林采風的時候,范禹發現了長篇敘事詩《阿詩瑪》,他就將其一音一個字地記錄下來。因為彝話屬于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傳統彝語的發音和華語幾乎沒有相通的地方,所以他想了一個辦法,用島國語來記錄原音,用漢字翻譯。
在這個過程中,他決定寫一首歌曲來歌頌撒尼的美好。
有一天,躺在麥垛上的范禹,看著眼前一條彎彎的小路上走過來一個人,突然間找到了靈感。于是,只用了30多分鐘就創作出該曲的第一版歌詞。
整首歌詞第一稿寫成了四段16句,后來修改成為三段12句。曲子部分則吸收了當地作為民歌流傳的歌曲《我們撒尼是一個貧瘠的地方》,又采用了撒尼民歌部分的旋律及《阿詩瑪》敘事歌的襯詞,使詞曲相配,譜寫出一首多聲部的合唱曲,該曲因此誕生。
“唉洛唉洛唉洛唉,塞洛塞洛類里塞,洛里唉洛類,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遠方的客人那,請你留下來,唉洛唉洛唉洛唉……”
等聽到這的時候,總店店長小施已經激動得嘴巴都合不攏了。
這歌在她看來,那絕對就是為店里量身定制的演出歌曲啊。
她這想法要是讓原地球那些熟悉這首歌的人知道了,那絕對要說她一句:“格局小了!”
要知道,在原地早在1957年,該曲就獲得第六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歌曲創作比賽金獎。2019年,該曲入選中宣部“慶祝華夏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歌曲100首”。
南飛雁請來這些演員,之前都是在省內歌舞劇團里面的,各種基本功和素養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