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出品如何,這幫人是根本不會懷疑的。
作為同公司的同事,他們可是聽過涂靈他們之前玩《threelittlebirds》的,那歌的質量是什么水平,他們心里都有數……
關鍵是滾石能帶著大家干很多他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比如這一次,比如和總政歌舞團合作。
在他們原本的概念里,搖滾在大眾和主流的眼中就是絕對異類。以至于有一些玩偏了的搖滾人,把出格和異類這倆字無限放大化。進一步的惡化了搖滾在大眾心中的形象。
所以搖滾上不了特別正式的臺面,已經成為圈里人已經認命的一個事實。
但是邊浪這半年來所做的這些事,都在像主流和大眾證明,搖滾不是洪水猛獸,也登得了大雅之堂!
同時也在像同行們證明一個事實,把搖滾孤立在大眾之外的,不會是大眾本身,很可能就是伱自己!
這連番的沖擊下,魔碟用版權給他們這些搖滾人加上的鐐銬,感覺已經沒什么作用了……
看著屏幕上畫面再換,主角已經從涂靈變成了大勇,然后過渡到了孔亮。
只見他一槌通鼓一槌叮叮镲,同樣是追著大勇的鼓點在動,但那穩如老狗一般的節奏把控,真就是把基本功三個字給寫在屏幕上!
再看直播的樂手里面不缺鼓手,之前看到3鼓手同臺的場面,就開始各種羨慕的質壁分離了。
現在從特寫上看了三人的表現,這些鼓手們就開始在心里嘰歪了:
“也就他們滾石能這樣了,一支樂隊能調動三個鼓手!”
“別家都是分著用鼓手,滾石這三合一還全是狠角色,邊浪真是t不干人事!”
“孔亮啊!孔亮去了居然不是主架子鼓的聲部!以前是誰開除了大勇來著?”
說到大勇,特寫鏡頭在掃過了孔亮之后,真又回到了他這。
作為樂隊的節拍控制器,任何一次的加速減速,都是從他這個鼓手這開始的。
一個水銀瀉地一般瀟灑的口子之后,大勇開始提速了,耳感上聽起來是快了至少一倍,但是其實大勇現在的速度已經到124bp。
單雙跳循環的底鼓,聽得那些鼓手都是一陣頭皮發麻。這種底鼓一直鋪墊著走的編曲方式,不說有多稀有吧,那在他們從業生涯中,也沒到過幾次!
92北展的演唱會上,當時坐這個位置的鼓手是鼓仨兒張永光!
雖然最后他去了,但他留下的腳印卻是深深影響著很多搖滾人。
華夏搖滾樂的元老級樂隊之一ado創始人是鼓手仨兒,這是一支不管從人員構成還是音樂風格上來說,都是高度國際化的樂隊。
主唱兼吉他手艾迪來自馬達加斯加,來貝司手巴拉什來自匈牙利,加上劉元這個爵士教父級別的管樂手,他們在日后都是華夏搖滾圈最頂尖的元老級人物。
而ado在建隊的第二年,就開始和老崔合作,成為了老崔的御用樂隊。92年北展演出的時候,老崔的樂隊也就是以ado為主要班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