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態度,其實就是在間接告訴魔碟以前那些歌的版權他們不要了。
朱文可不認為他們會和自己一樣那么不守規矩,就想著先斬后奏。現在聽他們唱著有版權的《threelittlebirds》,朱文的心也豁達不起來。
這歌雖然之前出現過,但很多圈內人都不知道。
在這首歌的感染下,司令他們此時已經下了集裝箱,在人群中一起跟著high了。
羅林一邊打著反拍的響指,一邊對司令說道:“我估計邊浪這家伙,除了不玩唱京劇,其他的這些音樂,就沒有他不行的。”
司令本來想跟著來一句“我覺得也是”的,但想到了邊浪之前那些歌里出現過戲腔,到了嘴邊的話卻變成了:“那可沒準!也許哪天他真就寫出來了也說不一定!”
馬原聽完之后把歌詞對照著又過了一遍,喜歡之余感覺自己的火氣又上來了。
這種題材的歌,真是說好寫也好寫,說難寫也難寫。
說好寫那是因為這種題材的門檻太低了,隨便誰都能顛過來倒過去的說出一堆大道理來。每年就他過耳的這類題材的歌,沒有1000也有800。其中能讓他記住歌名的,一般不會超過三首。
說難寫不如說是想寫好太難!就是因為歌詞同質化太嚴重,旋律編曲更是千篇一律的普通,讓人很難記住。
《threelittlebirds》就不一樣了,英文歌詞的表達雖然直接簡單。但配合上雷鬼獨有的輕松反拍節奏,感覺這歌詞就順著耳朵進入了你身體之后,就融入你的血液里。
就算你不知道歌詞的意思,但只要聽上一兩遍,以后再聽見就都能跟著哼哼兩句。等一個偶然的知道了歌詞的含義之后,就會猛然驚醒:“噢!原來這歌詞是這個意思啊,怪不得心煩的時候就想找出來聽!”
在華夏尚且如此,要是去到英語區的話,這首歌的傳唱度那就不得了。
之前邊浪寫的那些搖滾英語歌,好是好,但《fadetobck》《cofortablynub》題材太深刻了一些,受眾面終究是個問題。
《theanl》又是一首有強球迷屬性和地域性的歌,跳開了特定的樂迷群體的話,共鳴感就沒那么強了。
但這首就不一樣了,輕松的旋律帶出簡單的道理,只要有把吉他就能唱。加上雷鬼的黑皮膚屬性,馬原覺得在歐美乃至非洲和美洲,這首歌的傳唱度一定會把邊浪這個華夏音樂人,推上一個世界級的高度。
如果鵝蛋音樂當時沒干那些事情,那么世界市場這杯羹,多少他們是要分一些的。
可現在嘛……
在這一點上,奧拉夫的看法和馬原是一致的。
唯一的分歧就在于,他希望這首歌登錄歐洲的時候,能再多一個邊浪自己演唱的版本。
他也已經把錄好的小樣傳給了dg總部,讓那邊看看公司有沒有合適的黑人歌手,也可以嘗試再演繹一個版本出來。
這點邊浪是支持的,畢竟他自己再怎么刻意去靠,有些東西終究是差那么一點。
就像老外唱京劇,再牛逼的那個也總是覺得差一點那個味道。邊浪希望這首歌,能有一個躺著雷鬼血的人,能將其重現到原地球的那個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