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西方的搖滾樂,從上世紀開始就一直是其他地區搖滾人所敬仰和學習的目標。
而看著現在的邊浪,克瑞斯竟覺得遲早有一天,很可能邊浪要憑借一己之力,把這個關系給徹底顛倒過來。
別的不說,就邊浪給他們的那首yeow就夠他們好好研究一段時間的了,至于fadetoback和cofortabynub的編曲,現在在歐洲的搖滾人圈子里,已經成了必練的曲目。
至于邊浪寫得這些華語搖滾,如果有歐洲的音樂人能好好的進行一下歌詞翻譯,想來在歐洲火起來也只是個時間問題。
想著這些,耳邊傳來了這首歌的最后一句:“再多考驗都會兌換成喜悅,拼搏憧憬為更美好的明天”
唱完這一句,邊浪雙手直接放開了吉他,張開雙臂向著臺下做起了上揚的手勢,同時口中跟著主音吉他的旋律哼起了:“啊啊”
而隊里的三個女聲,則是跟著叮叮的鼓點唱起:“啦啦”
這兩個聲部合在一起之后,現場的氣氛就開始不受控制的瘋漲了起來。
死墻、王八拳這些倒是不至于出現,但那一個個高舉著就不愿放下的金屬禮,各種“搖滾不死”“刺猬牛逼”“邊浪牛逼”的口號,此刻已經融為了這個現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邊現場的20幾個攝像現在都有同樣的一個感覺:“這些素材到時候剪輯要怎么弄?要是我的話真是任何一段都不舍得剪啊!”尤其是機位在俯瞰角的那幾個!
至于那10幾個攝影師,都是常年拍音樂節和ive的熟手團隊。
在室外那種開闊空間里,幾萬人造就的場面,也沒有今天這被壓縮在室內,不到千人的場面震撼。
這充斥著工業廢墟美學的場景中,這幾百只手就像是末日里最后的希望,也像刺猬最后的那句歌詞一樣:“拼搏憧憬為更美好的明天”
說起搖滾勵志歌曲,在原地球可能八成以上的人腦子里面首先想起的都是追夢赤子心,但是在邊浪心中,刺猬這一首要排在前三,并且是超越追夢赤子心的存在。
畢竟gaa那首歌里面最經典的一句歌詞是從國外借來的,子健這歌詞可是靠他自己一個字一個字從新華字典上抄下來的。
至于這個舞臺呈現為什么會是這個樣子,完全是被視覺團隊給逼出來的。
有了之前在柏林那一場合作的經歷,喬爾的團隊在拿到演出曲目之后,就直接把刺猬給忽略掉了。
按喬爾當時話說是:“只有wave自己的想法,才能完美的詮釋出他音樂中所要表達的想法。我們只能負責把他的想法完美執行出來”
所以逼著邊浪去回想前世關于這首歌的點點滴滴,然后他就想到了這首歌在b站上的一個音樂節混剪視頻。
在那個視頻中,作者就是用了和今天現場差不多的畫面,將這首歌進行了一個視覺化的呈現。邊浪就依葫蘆畫瓢的,把想法告訴了喬爾,然后便呈現出了今天的這個效果。
等到音樂徹底停止的那一刻,全場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用掌聲和歡呼,給這31支樂隊第一場角逐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看著現場這氣氛,主持人牛波一終于算是狠狠的松了一口氣。
在他看這個開頭絕對具備了一個爆款的基本條件了,要是放在網文界,這就相當于是一個首訂過萬的開頭了。
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他先開口控制了一下場內的氣氛,然后開口道:“好了!現在我們樂夏這一次31支樂隊中的最后一支也表演完畢了,請我們的所有樂迷拿起你們手中的投票器,為刺猬樂隊投出你們手中的喜愛”
這話一出,還沉浸在剛才那氛圍中的樂迷們有點傻眼了!
“這這要怎么辦?那么好的現場,不投那絕對是對不起刺猬,對不起邊浪!但要是投的話,那豈不是要少聽兩次表演?”
已經第一時間投了票的金馬轉頭環顧四周的樂迷,心里就在想:“我看你們現在怎么辦,就浪哥今晚這表現,你們真就能狠下心不投?”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