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邊浪就算拉動了整個搖滾圈來抵制,鵝蛋也可以不在乎。但是現在滾石開始要輻射向整個華語樂壇了,鵝蛋就不可能不在乎了。
是戰是和,這事不是他能決定的,他馬原只能是向劉紫陽確認這張專輯后續的情況。
劉紫陽知道這事該透露多少,以及該怎么說:“老馬,我勸你別在這事上費心思了,要不然你這音樂總監,遲早因為這件事從鵝蛋離職。這種合輯,你想想你干了那么多年見過幾張,近幾年還有沒有誰做出來過?”
被那么一點,馬原感覺到這事的嚴重性又上升了。
別說是這幾年了,就是在華語樂壇最輝煌的那會,這種形式的專輯都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他記憶中,這種合輯要么是遇上什么大事,要么紀念什么人。
什么也不為的就弄合輯出來,還是這種一線超一線陣容的,他聽都沒聽過……
這事要是問邊浪,邊浪就要和他們好好介紹一下《華夏火》一、二、三了!
雖然這三張專輯從91年第一張發行之后,等了12年才有了第三張。但能看到竇仙和花兒樂隊出現在同一張專輯上,那也真只有他們了。
華夏火合輯,含盜版在內,據說總銷售量超過了兩千萬張。這種成績不管放在當時還是現在,都是個不得了的事情。
但后人評價華夏火的說法卻是呈現了兩極分化的趨勢,大部份的看法,認為華夏火的系列作品是大陸創作及音樂文化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量,引起了時代的共鳴,帶動日后的年輕文化發展,居功甚偉。
負面的看法,則是華夏火引起了超過時代環境許多的經驗,知識及資金,雖然成功的推動,但是對環境的沖擊太大,導致后繼困難。只能在歷史中留下驚鴻一撇。也讓當時紅極一時的樂隊與歌手進退失據。
張培仁曾于搖滾華夏樂勢力十年紀念時,在媒體公開道歉,表示未能完成夢想的遺憾。但多次訪問中,張培仁都拒絕評論當時的背景原因及心路歷程。所以仍然有未明之處。
邊浪那時候還小,沒多少概念,但后面聽三哥他們說起來,都說當年,謳歌整天追在張炬屁股后面,讓他給樂隊起名。
張炬說,丫都沒西四包子褶好看,就叫“丑陋的面孔“吧。謳歌去吃了包子,看著不丑還怪好吃,只留下了面子,就有了“面孔“。
張炬當時在三個樂隊彈貝斯,95年騎摩托離世的時候,導致整個京滾圈直接半癱,不過這都是后話了。
1992年,拼盤《華夏火i》上桌,第二首歌就是是面孔的《給我一點愛》。1995年,面孔《火的本能》,由方無行制作,bg唱片發行。這時方無行也在滾石,目睹了張培仁的一系列冤大頭操作,誰知他更慘。
專輯賣了不到20萬張,bg還是給了保底的30萬版稅。
“方無行,你丫還差40萬版稅。”
“70萬?那是算上盜版啦。”
方無行揚長而去,哥幾個怒了,開車就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