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歌詞要是放在平常之間說來,那毫無疑問會被認為是一個弱者或者說是失敗者,那自怨自艾的,且在那些被雞血洗腦的所謂成功人士眼中無能的抱怨。
但在音樂節的現場,以搖滾樂的形式唱出來之后,卻沒有人覺得這種表達中有冒犯的意思,就算自己正處在這個狀態中!
就像莫泊桑在《一生》中寫下的一句話:“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半推半就的人生,應該是很多普通人真實的生活狀態。貧瘠的我和痛苦的生活都只是我們每一個選擇的結果,所以雖然有時候會流淚會沉溺到痛苦之中,但最終大部分的原則都是會永遠在路上,永遠保持不斷地復蘇。
這或許就是搖滾樂在某種程度上不被主流所喜愛的原因,因為歌詞中剖析的真相太過的真實且殘酷,關鍵最后往往不會用那種勵志的話語鼓勵你繼續向前。
而是揭露給你一個平時容易被自己忽視,但卻一直都存在的盲點。
最后讓你自己反省之后發現:“我不想就這樣渾渾噩噩的活下去,我要努力跳出這個不喜歡的圈子。我要努力,我要努力,我要努力,我要用命努力才行。”
一段軍鼓的口子給剛剛那一段畫上了一個句號。
進入間奏后的旋律,沒有如眾人預想中的繼續往更燃更炸的方向上爬升,反而是在這細碎的軍鼓之后,偏于了相對的安靜。
除了貝斯還在穩穩的控著節奏之外,主音吉他旋律開始在飄渺空靈中持續尋找著出口。
時不時跳出來的節奏吉他聲和碎到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出現,什么時候會空拍,但總是能在在借口框架范圍內的軍鼓,讓聽眾們在有些蒙圈的同時又覺得這種編曲非常的高級。
相比樂迷們那抽象的感覺,圈里這些專業的,他們的感受就要具象化得多了。
獅子山下的鼓手一邊欣賞著,一邊在心里嘀咕著:“這不可能!碎成這樣的loop,怎么可能是提前編好的,一定是現場發揮的。”但在這內心獨白的最底層還有另一個聲音在說:“這根本不可能是即興,這是滾石音樂節,不是小酒吧的live。更何況,這可是邊浪的作品啊!”
而臺上正在演奏的樂手中,孔亮和歐陽的感觸一點也不比臺下這些樂手少。
孔亮在拿到鼓譜的時候,在沒有仔細琢磨的情況下差點就想找邊浪去問一嘴是不是拿錯譜子了。
但自己耐著性子打了一遍之后,他的好勝心就上來了:“操,邊浪這個變態,估計也就他這種半吊子鼓手會寫出這種要人命的譜子了!這譜子,我估計他自己都穩不住!”
事實上他猜的一點沒錯,邊浪當然是穩不住的,只不過他在原地球的時候專門研究過這張不同尋常的鼓譜。因為在認識了這支樂隊之后,他聽圈里的朋友普及說,這只樂隊原來是做想做純器樂的,最后是被逼無奈才開始寫歌詞的。
所以,孔亮對于這首歌副歌開始架子鼓的三連音,是沒辦法用正常音樂人的思維去理解的!
至于歐陽,雖然邊浪提過一次之后就沒再提過了,但現在是他自己有想法想留下來了。
安定是一個因素,能第一時間接觸到更好的演奏曲目又是另外一個因素。關鍵現在滾石音樂旗下的樂隊群的規模,只要他愿意的話,依舊可以繼續做他的特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