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ap;nbck》就是同一掛的,怎么可能沒有尾奏!”
“這不科學!激流金屬怎么可能有低于5分鐘的歌出現!”
不僅是樂迷們懵逼了,不了解內情也沒看過彩排的那些搖滾樂手也是十分的不解:“不對,這不像是邊浪的風格,就算再怎么樣,他也不可能寫出那么潦草的結尾的……”
不是說這種結尾不行,是對于這首歌來說太不合理!
因為不管是主riff還是鼓的節奏,都還缺少一個與之相呼應的段落來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如果是別人,他們可能會覺得:“可惜了,要是再寫一段該多好!”
但是到了邊浪這,這些專業的都在想邊浪這家伙該不會是又玩什么留一招的把戲,等著錄音室版本放出來的時候,再當成一個鉤子或者是驚喜。
就在樂迷們都準備放棄,要開始預謀喊“安可”的時候,舞臺又出現了變化。
只見在那蹦了半天的鼓手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而在側頭按著耳返的砥礪,此刻聽到了里面傳來的現場導演的聲音:“煙火師這邊一切就緒,等你們的信號!”
砥礪抬頭向著后臺的方向看去,在看到有個工作人員沖他招手的同時,他也沖那個工作人員的點了點頭,然后指了指鼓手的方向。
那位工作人員會意的點點頭,然后抄起手中的對講和煙火師確認道:“以鼓聲為準!”
煙火師雖然嘴里回答著“ok!”但是他知道如果要最好的效果,最好是這舞臺上的煙火和鼓聲一同響起。但是不管是電子引信還是音響傳遞都會有延遲,以他的經驗,要做到相對同步,就只能是看著主唱的動作自己判斷了。
拿著遙控換了個角度,他來到了舞臺的側前方,看著臺上的菲莫斯。
此時砥礪正湊在他耳邊說著什么,而臺下那些一頭霧水的樂迷也暫時是安靜的等著。
說了那么多,其實這個過程也就是幾秒鐘的事情,只見砥礪歸位之后,菲莫斯重新回到麥架前,雙掌指向自己的胸口,對著麥克風用疑問的語氣說了一句:“oh,yeah?”
“這是什么鬼?”這句話出現在了絕大多數樂迷的腦中。
但也有少部分反應過來的樂迷跟著回來一句:“oh,yeah!”
只不過人數太少,弄得菲莫斯只能把手放到耳朵邊握起來成筒狀,意思就是他聽不清!
然后他又問了一遍:“oh,yeah?”
這次反應過來的樂迷就多起來了,回應的聲音也比剛才要大了許多!
面對這種不確定很大的互動方式,手指放在遙控按鈕上的煙火師有點想罵娘,因為這樣他就很難判斷菲莫斯到底會在第幾次之后,才會吹響再次沖鋒的號角。
不過本著事不過三的心里預設,他還是認真的盯著菲莫斯的每一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