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柏林原版的聲光電,沒有錘墻也沒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光影……
但滾石三大吉他手的超級lo教科書,還是把臺下的樂迷們給看傻了!
只見邊浪手用白色單線圈fender大頭,弱起一個泛音直接迅速帶過4弦9品,再接一個七品的推弦頓音。
隨后一個雙音推弦,fender大頭的法茲音就像曇花一現時的綻放,再接一個10品的幽靈音,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原地起飛直沖云霄,又像吉他在不住抽泣,如電亦如幻。
看的臺下的fender銷售代表忍不住搖頭:“邊老師就不能換一把么?”這琴在去年柏林那場嘉賓演出之后,就一直屬于脫銷狀態。
國內還是稍微好一點,歐洲的預售訂單至少排到了一年后!
至于砥礪在6到15品之間來回切換掃弦徜徉著,開了biguff單塊的音色幫邊浪把節奏全部補上。
再看施特勞斯,酷酷的金發下錘遮住了半張臉,一手把在17品上,另外一手搭著拾音器的開關,就等著邊浪給她加入的信號。
隨著邊浪電吉的音高一直往上頂,向上攀升!
臺下樂迷們已經陷入了有些迷幻和癲狂的狀態,雖然這里半數以上的樂迷都不止一次的看過那一段視頻,但當真正的演繹就在眼前,他們還是忍不住的被這美妙吉他聲給拉了進去。
就像原地球有樂評人在評價這最后一段吉他lo的時候,總會半開玩笑的提起:“生活需要一針致幻劑!”
而這句話,注定也會出現在水藍星更多聽過這首歌的人口中。
“這是迷幻,有人說是前衛?”就連司令他們這些老炮,一時間也對這個風格的細分,拿不定主意。
“迷幻,一定是迷幻,前衛搖滾這個詞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實質性改變的。邊浪玩這些東西在老外呢都不新了,但是我怎么就覺得能像他這樣玩那么明白的,老外那也真沒幾個!”
孔亮這話說得是一點毛病都沒有的,hatter的幾位這是第二次看現場,而且還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視頻,到現在他們也搞不明白,邊浪這種換一個風格就能如此純熟的進行創作的本事,到底是哪來的。
等lo到了整首歌7分鐘的這個時間點,臺上的邊、砥、施三位吉他手同時左手齊齊壓上了17品,施特勞斯也瞬間打開拾音器的開關,一個推弦回了4之一,然后輕輕一點弦,隨后又是一推接上一個勾弦音。
一種撕扯、纏綿、迂回的感覺在眾人心頭纏繞打結。
已經不知道是多少次聽這段lo的bob,此時依舊是覺得自己的翻彈還是缺點味道。至于缺什么,他今天大概也悟出來了,應該就是身邊缺一個邊浪!
緊接著三人手中的吉他音高和音量都開始慢慢變弱,砥礪和施特勞斯一邊彈奏,一邊邁著步子向舞臺兩邊的最前方走去。
等到了距離樂迷們最近的邊緣,兩人松開手中的吉他,開始揮舞雙手示意樂迷們互動起來。
至于邊浪手中的彈奏依舊還在繼續,音浪也還在飄散,只是感覺離眾人越來越遠……
最后一種亦如思念到極致,孤獨到極致的聲音隨著邊浪看似隨意的拉起搖把,顫動之后猛的將其往上一抬。就和柏林演出的時候如出一轍,邊浪右手懸停在了空中的那一瞬,指尖的撥片隨著他雙指彈出的動作,劃出一道弧線著飛向了臺下。
隨之炸開的電吉他聲在風中消散,只留下相位效果器所帶出的延遲音在風中旋轉。